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位于依安縣南部,烏裕爾河南岸,距縣城21.5公里,東鄰陽春鄉、解放鄉,西連三興鎮、向前鄉,南部與依龍鎮接壤。依明公路縱穿南北,東西有中三、中解公路橫貫,鎮直處于交通便利的十字路口。中心鎮幅員面積245平方公里,全鎮地勢平坦,有耕地面積346,000畝。全鎮地處中高緯度,寒暑變化明顯,春季多風,少雨干旱;夏季短促,溫熱多雨;秋季降溫急驟,霜凍較早;冬季漫長干燥、寒冷少雪,年積溫2500℃左右,全年無霜期115~120天。年平均降水量490毫米,日照2620—2640小時,為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鎮現有17個行政村,15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5,215人,其中農業人口43,094人,農村勞動力30,800人,勞動力剩余有較大空間,2005年全鎮可輸出勞動力8,000人,其中包括木工、瓦工、裁剪、司機等各項技能特長人數1,220人。近年來,中心鎮黨委、政府結合本地實際,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和地利優勢,落實科學發展觀,奮力拼搏進取,推動了全鎮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現已形成了以農業為主,工、農、商齊頭并進的發展新格局。到2004年末,工農業總產值實現3.4億元,其中,農業總收入1.7億元,財政收入實現287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300元。中心鎮是依安縣糧食的主產區,主產玉米,同時也是甜菜、亞麻、馬鈴薯、葵花、蕓豆、大豆綜合產區。隨著種植業科技含量的不斷提高,農副產品的單產和總量不斷提升,糧、豆、薯年總產量可達57,494萬噸。特別是紙筒甜菜、馬鈴薯生產已成為當地品牌。全鎮每年栽培紙筒甜菜在1.5萬畝以上,總產在4.5萬噸左右,成為依安瑞雪糖業集團原料重要基地。馬鈴薯面積每年在5萬畝左右,總產可達15萬噸。以自由村為代表的馬鈴薯產品,已成為當地的品牌,產品暢銷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等周邊城市,在吉林長春、遼寧沈陽等外埠市場也占有一定份額。全鎮共有機電井209眼,點灌可控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100%。噴灌面積3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10%左右,確保了種植業的穩產高產。近年來,鎮政府加大了種植業和養殖業“主輔換位”的力度。積極鼓勵農民大力發展畜牧業,到2008年,全鎮畜牧業總收入達1.6億元,以奶牛發展為主攻方向,力爭在三年內把建設村打造成全市奶牛第一村,并以此為基點,把鎮北部十村發展成奶牛生產基地。同時全面發展生豬、肉雞、大鵝、本地雞、綿山羊、肉黃牛品類,畜牧業正向主導產業方向發展。.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