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寧?h胡陳鄉永和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30226200 | 身份證前6位:330226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000 |
隸屬政區:胡陳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浙B | |
永和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永和村位于寧海縣胡陳鄉北部,由上鄭、下鄭、上宅、下宅四個自然村組成,全村630戶,人口總數2084人。土地面積8186畝,其中耕地面積1383畝,園地面積1706畝,林地面積5075畝,水面22畝。村勞動力有1493人,外出務工780人。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200萬元,村集體經營收入22萬元。通過幾年的努力,在村三套班子的帶領下,各項事業有所努力,在經濟,環境,人文方面都取得了進步。
永和村人杰地靈,人才輩出,其上宅自然村更有“唐室尚書第,宋朝宰相家”之美譽。南宋時期的丞相葉夢鼎(1200—1279),字鎮之,號西澗,寧海胡陳鄉永和村上宅人。少從學于鄭霖。及長,復從學鄞縣趙逢龍,天資穎悟,讀書過目成誦;南宋紹定五年(1232)入太學。嘉熙元年(1237)以大學上舍試入優等,初授信州軍事推官。后曾在袁州、吉州、隆興等處任地方官。景定三年(1262)升兵部尚書,兼任國史編修及實錄檢討。次年,調任吏部尚書。咸淳三年(1267),拜右丞相兼樞密使。葉相一生忠烈,主張修明政治以振興邦國,并以孤忠抗大0,支持危局,怎奈憑一擊之力難以力挽狂瀾,最后郁郁而終。從葉相身上我看到了寧海人的硬氣與傲骨,足以名流千古。
永和村還有許多文化遺產,歷史古跡。“歸錦橋”位于胡陳鄉下宅村,始建于南宋嘉熙元年(1237)。落成之日,恰逢丞相葉夢鼎衣錦還鄉,故名“歸錦橋”,F存橋梁為清代重建。歸錦橋東西走向,單拱石拱橋。橋體由巨型石塊砌造,橋長14.6米、橋身兩端大,中間小,最寬處3.4米、最窄處3.2米、橋高約3.8米。據清光緒《寧海縣志》記載:“歸錦橋,在(縣城)東七十里上宅,宋葉夢鼎致仕途時建!睂幒!度~氏宗譜》記載:“歸錦橋在西山之下,蓋蒼泉脈所通,霖雨經甸、洪濤洶涌,步履維艱。里人議筑斯橋,以便往來。功竣,適值丞相榮歸,遂名“歸錦”。在其后數百年間,歸錦橋多次受到風雨和洪水沖擊,葉氏后人進行過多次修繕。明代大儒方孝孺曾經為歸錦橋題詩:“衣錦歸來氣如虹,石橋楊柳鎖春風。官袍初染非常綠,花帽爭輝分外紅。人物當思今日異,韶光還與昔年同。東君有意垂眸看,管教賢孫踵舊蹤!爆F橋為清代在原橋故址上依原橋樣式重建,基本保存了宋代古橋的原貌,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全國與永和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