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祝壩村位于鄉駐地西南部,北鄰鄭福村,西接楊柳樹,西南部與丁坪村、姚寨村接壤,東南部鄰龍灣村,東北接羊橋村,村境面積14.2平方公里。1953年,祝壩村屬楊柳鄉管轄,1957年、1958年歸羊橋公社管轄,1963年屬楊柳公社管轄,1969年又隸屬羊橋公社,1980年至1988年屬楊柳鄉管轄,1988年后隸屬羊橋土家族鄉。現轄麻力、王家、路上、路下、白果、黃力榜、余中、垱地、老屋、祝中、祝上、祝下、姚家、邱家灣、楊家、廖坡等16個村民組。村內設完小一所、村衛生室一所、活動室一所,共538戶,總人口2397人。境內交通由一條鄉村道和一條縣道組成交通網絡,其村道自羊橋村甘家涼棚邊過祝壩村境內的王家、路上、路下、路寨小學門前,形成兩支道,左行至姚寨村,右行至祝壩村的余虎菁王姓大寨(羊橋鄉人口最密集、最多的自然寨);另一條縣道(油路)也起自羊橋村甘家涼棚邊至祝家壩,出境楊柳村,交通便利。村境地形以丘陵山地地形為主,由三條主山脈組成,中間山脈將祝壩村相隔,其分成的左右兩邊為溪溝和壩子,是祝壩村糧田集中地,由于中間山脈大,造成祝壩村糧田耕種路途遙遠。曾有言:“祝壩余虎田大丘,隔著山脈背背簍,晨曦出門趕田地,太陽落山進堂屋。”村境水源水利狀況:祝壩村除兩條溪溝構成的水源體系外,還建有祝壩標子塘小(二)水庫一座,工程于1954年11月開工,1955年4月完成大壩主體工程,當時是鎮遠專區在我鄉興建的一座水庫工程,灌區為祝壩、楊柳兩村較為集中田地,約為350畝。但由地質條件差,漏水快,抗旱保澇不大,只起到防洪打田作用。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同時產紅苕、洋芋,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等。境內居民有漢、土家、侗等民族,男性居民多為王、吳、劉、鄒、楊等姓氏,其王家主要居住在余慶箐,吳姓集中居住在祝家壩,劉姓集中居住在路家寨。解放后,村境各居民互相通婚,和睦相處,共建和諧村園。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