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縣馮家峪鎮番字牌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10228110 | 身份證前6位:110228 |
長途區號:010 | 郵政編碼:101500 |
隸屬政區:馮家峪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京 | |
番字牌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番字牌村
番字牌村位于馮家峪鎮西北部,距密云縣政府70公里,因村北山腳有梵字石刻而得名,古稱梵字牌,后演變為今名。全村共有175戶、445口人,村域總面積7.31平方公里。下轄番字牌村、關南村、關北村、大平臺村四個自然村,通市級公路,交通便利。
2006年,番字牌村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硬化街道8300平方米,安裝路燈80盞,解決了村民出行難的問題;更新改造健身園一處,并將旁邊的閑置土地硬化作為民俗接待的停車場;壘砌花池1200余米,栽植黃楊、月季、榆葉梅、櫻桃和其它草本花卉6000余株,美化了村內人居環境;全力治臟、治亂、治污,清理河床、回填墊土,修建八角涼亭一處;進行無害化改廁110戶,使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利用;添置垃圾桶23個,實現垃圾集中收集、集中處理;加大村域內白馬關河治理力度,打護村壩、護地壩,砌石3150方,使雨季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更有保障;新建高標準數字影院一處,豐富了村民業余文化生活。村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當年實現人均純收入6300多元,被評為市級文明生態村。
番字天書——番字牌
村內自然風景優美,白馬關河縱貫全村,番字石刻景觀更是獨具特色。在番字牌村公路北側的一座長30米、高5米的小孤山向陽石面上,刻有33組文字,當地居民稱之為“番字”。遠看每組字好像一塊石質匾額,又稱其為“番字牌”。字刻有大有小,字大的有40多厘米,小的也有10厘米。這些字有篆書之妙、楷書之美,排列整齊,行距分明,雖然已年深日久,但字跡仍異常清晰。經專家辨認和鑒定,番字石刻形成于元代,書寫的是梵文、藏文、蒙文三種不同的文字,其大意是為人類祈福、祈禱平安。在這個北京市二級文物古跡的周圍,群山環繞、巖石突兀、巖壁陡峭,附近山上的峰火臺,孤獨聳立,別有古代邊塞的風光。2006年,番字牌村興建了番字石刻旅游接待站,內部設施齊備,一次性可接待旅客35人。目前該村準備大力發展休閑觀光產業,通過民俗旅游協會,發展更多的民俗戶,增加節日的接待能力,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
野馬川與白馬關
在番字牌村村北,有一條大川,叫做野馬川,相傳楊六郎楊延昭的白龍馬就得于此處。
古時候,這條川的兩面高山上,怪石林立,樹木參天,雜草橫生,橫河水從川里咆哮而出,直奔川外。不知什么時候,川里出現一匹野馬。這匹馬長得雪白耀眼,兇猛彪悍,時常出沒于山林,棲息于水中,見人就咬,著邊就踢,一聲嘶鳴,滿川回應,能使野獸寒心。一兩個人根本不敢從此處經過。許多人想除掉這個禍害,可始終沒能成功。一次,楊六郎打仗從此處路過,碰到了這匹馬正在橫河里戲水玩耍。六郎一眼就認出這是寶馬良駒,就從岸上一躍,飛似地跨到了馬背上,抓住馬鬃,揮起馬鞭。這匹馬兇性發作,一聲長鳴躍出水面,飛馳而去。馬跑得越快,六郎越狠抽它,最后這匹馬順從地停了下來。從此,這匹馬就成了六郎的坐騎。因從水里而得,就叫它“白龍馬”。
白龍馬跟隨六郎南征北戰,馳騁疆場,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北部遼國只要看到楊六郎的這匹馬和他的一桿槍,就會望風而逃。有一次,北遼又進犯中原,當時六郎正轉戰雁北,擔心遼兵又來進犯,便把這匹白龍馬留在了現在馮家峪北三十里的關上。北遼兵到此一看,認出是楊六郎的白龍馬,便嚇得抱頭鼠竄,不打自退了。從此,傳出了楊六郎獨把“三關口”的傳奇故事。這個關口也因此被人們叫做“白馬關”。明朝萬歷年間修補長城,在此處又修建了一座城池,城門口上方一塊漢白玉石上,鐫刻著“白馬關”三個大字。
宗倩 王瑞廣/文 參考資料《密云風景名勝》、《密云民間文學集成》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