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新野縣五星鎮魏樓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11329106 | 身份證前6位:411329 |
長途區號:0377 | 郵政編碼:473000 |
隸屬政區:五星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豫R | |
魏樓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魏樓行政村位于新野縣城東南16公里處,距五星鎮政府西南2公里。北依五星、后樓村,南鄰判官莊,東與前孫樓接壤,西與臺莊、馬莊村隔溧河相望。全境南北長3.6公里,東西寬2.5公里,總面積5.6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 明末,魏遂柱由今新甸鋪鎮魏灣村遷此定居,名魏莊,后蓋有磚木樓房一座,故改稱魏樓。明萬歷年間,張太源攜13個兒子,從今新甸鋪鎮后張遷此,呈東西帶狀散居,綿延3里,故有長營之稱。后形成三個集中村落,稱西長營、中長營、東長營;清道光年間,張姓于西長營遷出,在西長營村后另建新村,稱后莊;明朝中期,遭洪水沖后,一張姓在此落戶,建窯燒制磚瓦,稱張窯;明末,郝姓從陜西遷此建村,以姓定名郝莊;清道光年間,王姓自村西田王營遷此建村,因地勢凸起故稱王崗;清康熙年間,李茂輝由本鎮李樓村遷此,因居溧河東側拐灣處,故稱溧河灣。1947年前建立鄉公所,在魏樓自然村莊內成立魏樓鄉。1953年成立魏樓初級農業合作社,1955年成立魏樓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改建為魏樓生產大隊,1983年由生產大隊改為魏樓村民委員會至今。
行政區劃、人口民族 2007年,魏樓行政村轄李河灣、王崗、后莊、西長營、中長營、東長營、張窯、赫莊、魏樓共9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魏樓村有631戶,2422人,其中男1311人,女1111人,回族1人,漢族2421人。總人口中小學文化程度15%,中學文化程度7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0%(其中:中專、大專以上占5%)。全村有李、王、詹、孫、田、張、吳、杜、郝、何、陳、魏11個姓氏,其中李姓占總人口20%,詹姓占2%,王姓占3%,孫姓占1%,田姓占1%,吳姓占1%,郝姓占4%,何姓占2%,陳姓占1%,魏姓占17%,張姓占48%。
自然狀況:魏樓村地處溧河下游東岸,地形南北較長,地勢東高西低,新野至襄樊、武漢公路縱貫全村南北3.2公里,鎮平至湖北埠口省級S244線公路橫穿村境2公里,豫鄂兩省省級公路交叉十字大道位于村中心,交通十分便利。土質75%以上是粘土,僅靠溧河東岸的李河灣、后莊、西長營、魏樓四個自然村有黃壤土近600畝。溧河岸有全桂冠近3000米堤防,全鎮統一規劃排灌的太湖渠南北過境3500米,前家河東西流過近3000米,全村有坑塘(500M2以上)15個,排灌渠縱橫交織11條,全長2萬多米。農用生產路合理布局,南北4條,東西6條,全長2萬多米。全村土地面積近9000畝,其中,耕地5123畝,占57%,村莊757畝,占8%;水面650畝,占7%;道路960畝,占10.5%;集體設施10畝,占0.1%。林業1500畝,占17.4%。自然資源有香附子、半夏、益母草、車前子、蒼耳子等近百種野生藥材。
全國與魏樓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