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連江縣筱埕鎮官塢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122111 | 身份證前6位:350122 |
長途區號:0591 | 郵政編碼:350000 |
隸屬政區:筱埕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A | |
官塢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連江縣筱埕鎮官塢村位于黃岐半島西南部,三面環山,是黃歧灣最中心的漁村。與馬祖列島一水之隔,東鄰安凱鎮,北靠可門港,西接大埕村,南對馬祖島,距縣城35公里,省二級公路官安線橫穿全境,離羅長高速公路半小時路程,長樂國際機場1小時路程,海、陸交通非常便捷。整個村莊曾由外沃、中沃、里沃三個自然村組合而成,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其三個自然村目前已毗連為一體。
官塢村全村926戶,3515人,總面積近2萬畝,其中陸域面積近1萬畝,海域面積1萬畝,陸域中山地面積8500畝(林地4500畝),耕地面積450畝,其他面積500畝,海域中養殖海域面積5000畝。森林覆蓋率60%,綠化率35%。
〔村風村貌〕官塢村民風淳樸。近年來,村黨委、村委會一班人以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帶頭帶領群眾自主創新,發展經濟。村集體創辦官塢海洋開發有限公司,公司實行“訂單農業”,從而全村形成海水養殖、近內海捕撈、水產品加工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新格局,村經濟取得長足發展。2010年社會總產值2.3億元,人均純收入2.6萬元。村里新建一座1000多平方米的省級示范性敬老院,一座3000平方米“臨海公園”,并配置了部分健身器材,還在全縣率先建起一座村級骨灰塔(樓)。全村100%村民建起了新村,舊村改造新村建設走在福州市的前列。建立養老金制度,成立了村級福利基金會,每月為60歲以上老人分發養老金,還建立獎學金、獎教金、孤寡老人集中供養、殯葬金等社會福利制度。全村100%村民參加了新農合,醫保費由村集體負擔。日本水產專家山蒲昭雄來官塢村視察時,由衷地贊嘆道:來官塢村,讓我切身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官塢村黨委2001年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2003年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第八屆文明村”,2005年被授予“全國小康建設明星村”,2006年被CCTV評選為“中國十大魅力鄉村”等殊榮。
〔歷史人文〕官塢村舊稱福建省連江縣寧善鄉崇德里二十六都現龍境,寓意為官船停泊的港灣。自古便有官方船隊運鹽往上海、江浙一帶,途經此地避風補給,因爾得名。改革開放以來,官塢村人才輩出,代表性人物為現任0連江縣委正科級組織員,下派官塢村-林哲龍,2000年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2003年當選為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成為連江縣建國以來唯一的一位全國人大代表。林哲龍銳意改革,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走上一條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建筑景觀〕官塢村現尚留明清時代抵抗倭寇來襲的石屋,自然景觀資源尤其豐富,狀元帽、觀音巖、龍井、筆架山星羅棋布,寺廟、老街、祠堂、小溪、海礁錯落其中,牧笛與漁歌相映成趣,散發著沿海漁村獨特的魅力。
〔物產經濟〕官塢村以海水育苗、養殖、近內海捕撈、加工為主打產業的純漁業村。“連雜一號”海帶苗連續七年出口日本,村辦海帶育苗場被農業部列入國家級良種海帶種苗基地,并被國家農業部黃海水產研究所列為863科技項目,還被中科院院士藻類權威專家曾呈奎譽為“中國海帶之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