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市長陽縣大堰鄉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20528201 | 身份證前6位:420528 |
長途區號:0717 | 郵政編碼:443000 |
隸屬政區:長陽縣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號碼:鄂E | 轄區面積:248.5km2 |
人口數量:約3.48萬人 | 人口密度:140人/km2 |
大堰鄉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大堰鄉位于清江中下游南岸,與五峰、宜都兩縣(市)接壤,距隔河巖電站58公里。下轄15個村,59個村民小組,總面積248.5平方公里,有耕地2978.9公頃,農業人口34786人。該鄉是19萬年前“長陽人”的發祥地,鄂西南最大的天主教堂-----石磙淌教堂就座落在大堰的石磙淌村。
二OO二年大堰鄉工農業總產值達9361萬元,財政收入達33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838元。
大堰鄉工業以煤、方解石開采和加工為主。三洞水村煤礦和伯加利公司為鄉內工業納稅大戶和支柱企業,伯加利公司主要產品為重質碳酸鈣、塑料母料,二OO二年新上了一條環保快餐盒生產線。生豬生產在全縣獨占鰲頭,全鄉年出欄3.5萬頭以上。
農業結構逐步優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產業。建設“福鼎大毫”無性系繁育基地6.4畝,出圃茶苗100余萬株。脫毒馬鈴薯生產已形成以“長新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的“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格局,在二00二年六月中旬省脫毒馬鈴薯新品種現場觀摩會上,農業部及中南六省的專家對全鄉脫毒馬鈴薯生產給予了高度評價。全鄉有14個村種植脫毒馬鈴薯“鄂馬鈴薯三號”,分別建原種、良種繁殖基地105畝、300畝,收獲原種9.8萬公斤、良種30萬公斤,平均畝產達1017公斤,最高達1345公斤。
大堰鄉農村稅費改革順利完成,農網改造已基本結束,維修鄉內干線公路31公里,國家扶持農戶新建沼氣池390口,移動通訊已開通,電視已基本普及,廣大農民從中得到了實惠。.
全國與大堰鄉同名的有:全國與大堰鄉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大堰鄉區劃
420528201201 220 三洞水村委會
420528201202 220 曉麻溪村委會
420528201203 220 松元坪村委會
420528201204 220 居溪村委會
420528201205 210 大堰村委會
420528201206 220 邊家坪村委會
420528201207 220 桂花圓村委會
420528201208 220 蔡家坪村委會
420528201209 220 趙家堰村委會
420528201210 220 石滾淌村委會
420528201211 220 鐘家彎村委會
420528201212 220 清水堰村委會
420528201213 220 九柳坪村委會
420528201214 220 鄧家沖村委會
420528201215 220 千丈坑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