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澧縣永豐鄉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30723202 | 身份證前6位:430723 |
長途區號:0736 | 郵政編碼:415000 |
隸屬政區:澧縣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號碼:湘J | |
人口數量:約2.32萬人 | |
永豐鄉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永豐鄉位于澧縣東北部,距縣城26公里。東臨淞滋河西支,西抵涔河,是典型的湖區垸鄉。境內溝渠縱橫,土地肥沃,既是全縣糧、棉、油、的主產區,也是全縣水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全鄉共轄14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6325戶,23216人,總集雨面積71676畝,其中耕地面積31199畝。
農業生產主要以糧、棉、油等農作物為主。其中,棉花種植面積每年在2萬畝以上,糧食種植面積達1.3萬畝,油菜種植面積在2.8萬畝以上。同時葡萄、梅菜、馬鈴薯等特色產業也發展較快。養殖業主要以生豬、家畜為主,其中生豬3000頭,家畜33400羽。水產業也是本鄉一大特色產業,面積達到1.5萬畝。主要是以珍珠、中華絨毛蟹、叉尾鮰等高效水產養殖為主,其中萬畝中華絨毛蟹基地和100畝叉尾鮰繁育基地成為該鄉水產養殖的兩大亮點。工業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規模較大的企業有永興棉業、盛源棉業、刨花板廠等。
-
基礎設施
交通便利,澧縣至如東鄉縣道縱貫全鄉,長8公里,完成通村通組公路22.5公里。有四通八達的灌溉溝渠,其中,主搶排渠2條即:青梅主渠長11.4公里,青同主渠長2.3公里;支渠9條,長 度42.12公里;斗渠13條,長度101.55公里,灌渠13條,長度16.8公里。全鄉擁有外排機埠3處13臺2175千瓦,和村內抗旱排漬機埠120處。
社會福利事業發展很快,建有容納50人的高標準敬老院。文化沉積深厚,有完善的鄉文化站,廣播電視差轉臺,有線電視覆蓋全鄉。
-
民間文化
據1962年在臨澧舉辦的荊河戲遺產挖掘繼承工作委員會的老藝人瞿翠菊、許宏海、翦同榮等座談:荊河戲起于明初永樂年間,但已無從查證。康熙四十二年(1703)顧彩在《容美紀游》中提到的“終帶楚調”,就是指當時流行于這一帶的地方戲曲。由于它深深地植根于當地語言、風俗、樂舞、俚歌之中,所以“初學吳腔,終帶楚調”。由此可見,楚調已深深扎根于廣大人民和藝人心中,學別的腔調免不了要帶出本地的楚調來。這種楚調,就是區別于吳腔、梆子腔的早期荊河戲。
明末清初,李自成攻占澧州(1643)隨軍帶來了秦腔劇班,后這些藝人流散各地,把他們帶來的秦腔逐漸與楚調相結合,演變為荊河戲的“北路”,約順、康年間,基本完成了這種楚調與秦腔的“南北結合”,形成了荊河戲彈腔“南北路”。
全國與永豐鄉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永豐鄉區劃
430723202001 210 梅家港社區
430723202203 220 東紅村
430723202204 220 大周村
430723202205 220 復興村
430723202206 220 牌樓崗村
430723202207 220 張家灣村
430723202208 220 曾家港村
430723202209 220 同福村
430723202210 220 三嶺村
430723202211 220 永鎮村
430723202212 220 永興村
430723202213 220 天坪村
430723202214 220 青龍窖村
430723202215 220 新河口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