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豐州社區居委會位于晉江中下游北岸。東與豐澤區北峰鎮接壤;西與著名絲綢之路起點九日山相鄰;南與南安霞美鎮交界;北與海內外名茶石亭綠茶產地桃源蓮花峰毗連。地勢坦蕩,四季如春。省道307貫穿其間,漳泉鐵道,福廈高速鐵道,環城公路自繞境而過。境內水泥公路縱橫交錯。面積約2平方公里。社區有居民2000余戶,人口5000多人,分為東門、南門、燕山等10個居民小組。 1958年原燈塔公社從豐富大隊劃分出部分居民成立豐州城鎮居民工作委員會,就是現在豐州居委會的前身。文革期間豐州城鎮居民工作委員會又與豐富大隊合并,1978年3月重新成立豐州居委會,2003年改為豐州社區居委會。 在公元206年時東吳政權即在此處設治建立東安縣。其后歷經1600多年,一直為郡、州縣治所,比泉州市區設治還早400多年。曾轄過同安、漳州、泉州、莆田四縣市之地,是閩南地區治化最早的發祥古地。由于歷史悠久,文風丕盛,人文薈萃,名宦鄉賢,代不乏人。 歷經千年歷史的積淀,豐州社區遺留文物古跡眾多,雖經滄海桑田,幾經興衰,古代建筑幾乎無存,但大部分遺址仍有斷垣殘壁,可資考究探尋。諸如南安古城、護城河、南安縣署,豐州書院、武榮慈濟宮(宋建)、甘棠古井(明)等名勝古跡,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柯氏祠堂與黃氏家廟被列入福建名祠。 社區居委會積極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發揮著名僑鄉的優勢,積極引導有識之士和海外僑胞,以及港、澳、臺同胞回鄉興辦企業,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先后引進外資企業5家、內資企業18家、商貿服務等行業68家。形成包袋服裝、五金機械、傘業、橡塑、商貿服裝行業等五大產業支柱,社區呈現一片繁榮景象。社區轄區街道整潔,社會安定,民風純樸,居民安居樂業。豐州社區先后被授予“兩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環境衛生合格村”、“寬裕型文明村(居)”、“先進民兵營”、“文明社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光榮稱號。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