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云霧村位于谷汪鄉西南部,東連東連馬場河村和龍昌鎮、西鄰高坪鎮、南與仙橋鄉巴巴箐村相連相連,北與三江村相連。距鄉政府所在地約10公里。全村總面積32.5平方公里,占全鄉總面積的33.6%。村境內平均海拔1410米,最低海拔1350米,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90%以上,屬典型的喀斯特溶巖山區,山地、丘嶺、壩子錯落分布,所占比例為6:3.5:0.5,土地主要以黃壤、沙壤和白涉泥等為主。是全市居住人口最高的地方。
全村全年日照時數平均為1150小時,平均日照時數率為30%,無霜期262天,年均有效積溫2035—2400℃,年均溫度11—13℃,年降雨量1000—1150毫米。常年雨晴平衡,極端最高氣溫31℃,極端最低氣溫-8℃。屬亞熱帶溫涼濕潤地區。轄區內有海拔為1604米的云霧山,是市內浪波河、皮隴河等河流的主要發源地。轄區內有小二型水庫庫容547萬立方米陡河水庫。是全市有效灌面最大水庫。
全村耕地面積2855畝,其中田1041畝、土1814畝。水土流失面積150畝。人均實際耕地面積畝1畝,人均基本農田0.3畝。中低產田土面積占總面積的75%。
撤并村前全村轄毛栗坪、大塘、埋頭井3個行政村29個村民組。2003年6月撤并村后,轄云霧1個行政村10個村民組。2006年全村轄10個村民組,16個自然村寨,722戶2855人,農業人口2814人。其中勞動力1853人,少數民族116人,占總人口的4.4%。全村經濟來源以種植業為主、養殖業為輔,屬一類貧困村。
2006年,工農業總產值完成1649萬元(現價),比上年增長6.2%,農民人均收入為1792元,比上年增長25%。2006年完成農業總產值1505萬元(現價),比上年增長7.5%,糧食食播種面積2500畝,糧食總產量1513噸,比上年增長7.1%,油菜籽產量為80.5噸,比上年增長3.7%,烤煙生產完成50萬斤,比上年20%;年末大牲畜存欄1400頭,比上年增長6.8%,生豬存欄1500頭,比上年增長5%。
云霧村教育本著繼承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堅持國家辦學方針,堅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嚴格執行上級有關部門的規定,積極推進教育軟硬件設施建設,不斷探索教學方式方法,進一步鞏固“普九”、“兩基”成果,教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兩基”工作扎實開展。到2007年,云霧村現有中心小學1所,教師14人,學生236人。2006年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近年來,學校得到了上級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捐助,各學校修建了校園圍墻,增添了教室、教學實驗基地、體育場所,學校配備了遠程教育網絡一套,建立現代化遠程教育網絡基礎,教育設施不斷改善。適齡兒童入學率每年保持98%以上,全村有1個村衛生室,共有醫務工作員1人,2006年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2135人,參合率為81%,農村合作醫療得到群眾了好評,參合率逐年提高,為全鄉人民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五年,鄉黨委、政府在加快經濟建設的同時,努力加強以公路、通訊、農業基礎等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2004年,各級各部門相繼投入資金30余萬元,對云頂至龍昌10公里公路實行全面改造,村境內幾條主干線的全面改造,為云霧村經濟發展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
2006年,為進一步夯實了云霧村農業基礎,在市人民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市農辦、市水利局等相關部門通力合作下,投入資金近31.5萬元建設小水池(窖)280余口,維修山塘水庫2處,水渠2公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移動、聯通、電信在云霧村修建基站,開通了移動、聯通及大靈通信號,覆蓋全村10個村民組,開通了大靈通移動電話250門,全村電話通訊網初步形成。
【主要優勢資源】
土地資源:全村總面積32.5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村耕地面積2855畝,其中田1041畝、土1814畝,草地1.5萬畝。
森林資源:目前有林地21450畝,主要樹種有杉樹、松樹等常綠針葉喬木;樟木、刺槐、楊樹等闊葉喬木和櫟樹、山楂、板栗等灌木。林果地300余畝,經果木品種有梨200余畝,花椒100余畝,灌木林13650畝,森林覆蓋率44%。
旅游、水利資源:轄區內有海拔為1604米的云霧山,是市內浪波河、皮隴河等河流的主要發源地。轄區內有小二型水庫庫容547萬立方米陡河水庫。是全市有效灌面最大水庫。除供鄉境內和龍昌部分農田灌溉外,還為漁業發展和旅游開發提供了有利條件。
礦產資源:全鄉已探明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煤,主要分布在毛粟坪、電山,現部分已被開采。
主要農作物: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馬鈴薯、小麥等。
【發展方向】
根據云霧村村情以及資源、區位優勢,制定今后的發展方向。
谷汪鄉屬典型的山區農業鄉,根據我鄉鄉情以及資源、區位優勢,制定我鄉今后的發展方向。
(一)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加大“兩雜”品種推廣,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穩定糧食增產、農戶增收。力爭雜交玉米推廣達100%以上,雜交水稻推廣達100%以上。實現人均產糧390公斤以上。緊緊圍繞“烤煙強鄉、畜牧富民”的既定目標,因地制宜,在提高單產上下功夫,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擴大烤煙種植面積,將烤煙產業做大做強,主攻質量,提高種植水平,按照“三優化”原則,繼續加大烤煙種植力度,使之成為助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在確保糧食生產穩中有增,抓好烤煙生產的同時,依托現有畜牧養殖場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大對畜牧養殖的扶持力度,走“畜牧富民”之路。充分利用扶貧開發資金,大力發展畜牧業,引進豬品種改良,使傳統養殖業向專業養殖業發展,力爭在年末實現人均一頭豬,戶均一頭牛的目標,實現人均增收250元。
。ǘ┌l展特色經濟、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結構單一是制約鄉域經濟發展的瓶頸,在今后發展中,鄉黨委政府明確思路,準確定位,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扶持,正確引導,堅持走公司+農戶+基地的發展路子,狠抓烤煙生產,做大做強支柱產業,以梨果、花椒等為主導產業,發展特色經濟,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ㄈ┮劳蟹鲐氻椖浚哟筠r村基礎設施的投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我們將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堅持從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愿,扎實穩妥地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大資金項目的爭取力度,重點加強農村公共設施的投入,村寨道路硬化,沼氣池等“五化項目”,同時搞好鄉村建設規劃,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明顯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
(四)云霧山——馬巖水庫旅游項目。村境內有全市庫容最大源于云霧山系馬場河與堵滸河道上游庫庫容547萬立方米陡河水庫,除供鄉境內和龍昌部分農田灌溉外,還為漁業發展和旅游開發提供了有利條件。云霧山海拔1604米,為福泉境內最高點,以四季云霧繚繞在聞名,登其高處,一覽眾山小,景致迷人,是周邊縣市探險、旅游開發價值較高。
全國與云霧村同名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