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文化名城與生態之都
岳麓區系湖南省會、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長沙的主要門戶和市轄城區,1996年4月經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批準而設立。岳麓區位于長沙市湘江西濱,以湘江主航道為界,劃江而治,岳麓區現轄10個街道、1個鄉、4個鎮、2個景區和2個科技園區,共87個村、81個社區,轄區面積552.0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9.72萬人。
岳麓區既是傳統的文化大區、科教強區,也是正在建設的都市新區。主要特點有三個方面:一是文化底蘊深厚,列為國家、省、市文物保護單位的有33處,岳麓書院、愛晚亭、麓山寺、西漢王陵、三國北津城等名勝古跡眾多;二是科教優勢明顯,區內有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大等1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有20位兩院院士和10多萬科技人員,有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岳麓山大學科技園,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了有力支撐;三是生態環境良好,湘江河、岳麓山、橘子洲與新城區交相輝映,集中體現了長沙“山水洲城”的特色,2004年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岳麓區區域位置獨特。雄居長沙西大門,交通便捷,輻射力強。湖南最大的鐵路貨運站京廣鐵路長沙站及石長鐵路緊鄰轄區;湘江千噸級航道通江達海;319國道、“長常高速”貫通東西;城市干道四通八達,已形成“四縱六橫”的道路網狀格局,飛跨湘江的五座大橋將岳麓區與長沙市東部四城區緊緊聯結,使岳麓區處在湖南優先發展的“一點(長沙)一線(京廣線)”和湘江生態經濟帶的戰略高地。
岳麓區自然環境優美。湘江穿城北去,桔子洲靜臥江心,岳麓山屏南而立,漫江碧透,百舸爭流,桔綠橙紅,楓丹林密,全區森林覆蓋率達52%,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自然景觀與城市景觀共生交融,“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獨特風貌堪稱華夏山水城區代表。
岳麓區文化底蘊深厚。“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岳麓區因擁有“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千年學府”——岳麓書院而得名。自古人文薈萃,文化源遠流長。歷代文人墨客履痕處處,唱和名篇俯首可拾,更以一代偉人毛澤東在桔子洲頭的千古名篇《沁園春·長沙》而天下聞名。區域內有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3處,擁有千年古剎麓山寺、四大名亭之一愛晚亭、西漢王陵、三國北津城等眾多人文景觀資源,集名山、名水、名洲、名院、名人于一域,常使中外游客流連忘返,發出“觀一路名勝,讀一部史書”的感嘆。
岳麓區科教優勢明顯。岳麓區是湖南省的科教大區,享有湖南“硅谷”之盛譽。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16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長沙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園與岳麓山大學城齊聚于此。各類科技人員約占全市科技人員總數的1/2,有20多位“兩院”院士和大批科技精英在電子信息、自動化、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領域卓有建樹。岳麓區已成為推進湖南“三化”進程的“動力引擎”和促進中部崛起的“希望之城”。
岳麓區發展勢頭強勁。2007年,全年GDP達到18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9億元;建成區面積擴大到60平方公里。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先后榮獲“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區”、“全國社區建設示范城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區”、“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市、區)”、“全國生態示范區”等稱號。
展望未來,長沙市提出了“建設大河西,打造先導區”的戰略部署,岳麓新城將被打造成為“兩型社會”的示范區、高新產業的聚集區、城鄉統籌的樣板區、生態宜居的新城區和支撐發展的增長極。到2020年,大河西先導區建成區面積將達200平方公里,人口約150萬,地區生產總值達3000億元。未來三年,大河西先導區將完成投資300億元,基本展現新區雛形。岳麓區將抓住發展機遇,大力推進“三區(濱江新城中央商務區、人文生態旅游區、現代都市生態農業示范觀光區)、四園(含浦科教產業園、洋湖濕地文化公園、大學城文化藝術產業園、蓮花和文化園)、兩基地(梅溪湖生態休閑國際會展基地、中塘現代物流基地)”建設,充分發揮生態優勢、科技優勢、人才優勢,與外部世界實現精彩“互動”和強力“對接”,沿著‘興工強區、三產富區’的發展之路,大力發展都市產業,加快開發進程,朝著“建設產業結構合理、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環境優美、社會穩定和諧的都市新區。”目標快速發展。
自然地理
岳麓區全境丘、岡、平原地貌均有,大部分地區海拔高度為 60-80 米, 最低海拔約 29 米,最高點谷山海拔 362 米,次高點岳麓山海拔 295 米,地勢起伏比長沙市區其它四區都大,相對高度為 333 米。
全境屬暖帶綠闊葉林紅壤地帶,并保存原生性常綠地次生林 21 處,其間還有貍、黃鼬、小靈貓、豹貓等哺乳動物,在我國城郊型地域中極為少見。
岳麓區以岳麓山而得名
岳麓山在長沙市區之西,東臨湘江,面積約8平方公里,古人贊譽其“碧嶂屏開,秀如琢珠”。唐宋以來,岳麓山即以林壑幽美,山幽澗深聞名。六朝羅漢松、唐宋銀杏、明清松樟相當著名;愛晚亭、清風峽、蟒蛇洞、禹王碑、岳麓書院等景觀聞名遐邇。這里還葬有黃興、蔡鍔等著名人物。
岳麓山春天滿山蔥綠、杜鵑(市花)怒放;夏日幽靜涼爽;秋天楓葉流丹,層林盡染;隆冬玉樹瓊枝,銀裝素裹,四季風景宜人。
岳麓區自然山水資源得天獨厚,集長沙“山水洲城”的城市風貌特色于一體。
桔子洲位于湘江江心,乃我國最長的江心洲島之一。
湘江流經長沙市區,有湘江水系支流289條,其中,流經岳麓區內的龍王港、靳江河是湘江2條一級支流,水量十分豐富,更有西湖、后湖、桃子湖、尖山湖、鷺西湖等水體鑲嵌城區,更增添了城市的靈秀。
靳江河,又名“靳江”,古稱“瓦官水口”,為湘江下游的支流。因河道經寧鄉麻陽繞經楚大夫靳尚墓前而名“靳江”。靳江發源于湖南寧鄉縣白鶴山寨子沖,自西向東流經寧鄉、和望城縣,然后于岳麓區的柏家洲附近匯入湘江。全長87.5公里,流域面積781平方公里。
岳麓區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 16.9 - 17.5 ℃,極端最高氣溫為 40.6 ℃,極端最低氣溫為- 12 ℃。年平均降水量為 1360-1400 毫米, 4-7 月為雨季,是我國暖溫區域的一部分。
岳麓區是長沙首個全國生態示范區,是最適合人居的天然綠島。它是長沙的“西大門”,集山、水、洲、城于一體,名山疊翠,秀水繞城,擁有湘江、橘子洲、岳麓山等生態資源,城區依山傍水、風景秀美,蓬勃出濃烈的山水風情。
岳麓區擁有森林面積4795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48.4%,一度被人們形象地稱為長沙城區的“肺”。境內有三條河流:湘江、荊江河、龍王港。全年水資源總量約1647萬立方米。
區域內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生態資源,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32平方米,全年大氣質量優良率達70%,水質質量達到國家Ⅱ級標準。全區城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22.92平方米,高于國家生態示范區一級標準。
與此同時,該區岳麓山、谷山、尖山、中塘四地物種多樣,生態完備,具有相互協調、結構相對穩定的小自然生態系統。種種天然優勢,構成了岳麓區人創建全國生態示范城區的“底氣”。
該區岳麓山、谷山、尖山、中塘四地物種多樣,生態完備,湘江、橘子洲、岳麓山,再加上名亭愛晚亭、千年學府岳麓書院,自然界的恩賜和歷史的沉積,天然優勢與人文資本的疊加,使岳麓區成為最適合人居的天然綠島,在這里,山水洲城融為一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詩意地棲居。
歷史沿革
岳麓區因岳麓山而得名
1996年4月22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96]29號)同意調整長沙市行政區劃;行政區劃調整后,岳麓區轄原西區的麓山路、銀盤嶺、桔子洲、望月村4個街道辦事處,原郊區的岳麓山、望岳2個鄉和望城縣的天頂鄉,區人民政府駐銀盤路89號。6月19日,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市轄區行政區劃的通知》:岳麓區轄原西區麓山南路、銀盆嶺、桔子洲、望月村4個街道辦事處,原郊區岳麓山、望岳2個鄉和望城縣天頂鄉。區人民政府駐銀盆南路89號。行政區域四至范圍:東面以湘江主河道中心線為界;南面以望城縣坪塘鎮、九江鄉與市區縣界為界;西面以望城縣雷鋒鎮、黃金鄉與市區縣界為界;北面以望城縣星城鎮與市區縣界為界。原郊區管轄的農、林、牧、漁場,分別劃歸各區管轄:岳麓區轄原郊區西湖漁場、岳麓漁場、養鹿場、東方紅農場。
2000年,岳麓區轄8個街道、1個鎮、2個鄉。
2004年,岳麓區轄9個街道、1個鎮、1個鄉 。
2008年,岳麓區轄10個街道、4個鎮、1個鄉。
風土人情
坐落在岳麓山清風峽的愛晚亭,與北京陶然亭、滁州醉翁亭、杭州湖心亭并稱為中國四大名亭。愛晚亭原名紅葉亭,由清代著名學者、岳麓書院山長羅典起名。
傳說江南性靈派詩人袁枚來長沙講學,慕羅典之名,特來岳麓書院拜見。羅典以袁枚辦學招收女弟子、亂了學規為由,在書院門前貼出一幅對聯:“不為子路何由見,非是文公請退之”,拒絕見之。同時,還派學生名為陪游,實為監督,隨時將袁枚的言論報告給他。袁枚在游山時的言論陸續傳來。一個學生報告說,袁枚很少介紹自己,而老是向我們了解先生的治學方法。不是我們聽他講學,倒是他聽我們介紹先生的治學辦法。羅典聽了,心頭一熱,感到袁枚為人處事非同小可。
又有學生報告說,袁枚在山上和我們席地而坐,一起切磋學問,一點也不像個先生,倒像個年紀稍大的學生。羅典聽了,霍地一下從座椅上站起,脫口稱贊道:“這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啊!”
又有學生報告說,袁枚提議將紅葉亭取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詩中“愛”、“晚”二字,改名為愛晚亭,會更有詩意。羅典一聽,拍案叫絕,大聲對學生們說:“袁公,真是有學問的人啊,你們趕快打開中門,請袁公進院講學!”
從此,羅典和袁枚結成好友,紅時亭遂改名為“愛晚亭”。
經濟概況
2004年,岳麓區人民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突出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加快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經濟總量大幅提升,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全面完成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項任務。
一、綜合
經濟總量快速提升。初步核算,2004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73036萬元,同比增長1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960萬元,同比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458640萬元,同比增長20.0%;第三產業增加值391436萬元,同比增長12.4%。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63:52.53:44.84;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0.8%、62.6%、36.6%。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益大幅提高。全年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0652萬元,同比增長47.9%,區域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市場價格總水平略有上漲。受食品類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2004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3.2%,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上漲1.3%。
2004年全區經濟呈現快速、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特征: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繼續擴張;規模工業保持快速增長,成為推動全區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商業布局不斷優化,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招商引資的數量和質量全面提升,財政收入再上新臺階,經濟活力和增長的內生力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問題是:產業發展沒有跟上城市建設步伐,重點項目推進不快,財源結構不盡合理,煤電油運等資源瓶頸制約仍然突出。
二、農業
農業生產穩定增長。全面落實中央種糧食直補政策,實行了全區免征農業稅。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8366萬元,同比增長5.2%。其中:農業產值18760萬元,增長5.4%;林業產值85萬元,比上年有所下降;畜牧業產值18170萬元,增長52.6%;漁業產值1251萬元,增長23.5%;農林牧漁服務業100萬元,增長17.6%。全年糧食總產量6525噸,生豬出欄23.52萬頭,家禽出籠32萬羽,水產品產量2051噸。都市農業特色鮮明。成功承辦湖南省第二屆花卉博覽交易會,實現合同交易1.3億元。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保持快速增長。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961579萬元,同比增長22.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52006萬元,同比增長24.8%;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109573萬元,同比增長8.2%。全區(不含高開區)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1家。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3389萬元,同比增長8.5%,所占比重為26.9%;重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71940萬元,同比增長9.6%,所占比重為73.1%。按所有制構成分,國有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8340萬元,集體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997萬元,股份制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97653萬元,股份合作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760萬元,其他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1579萬元。規模工業生產產銷銜接良好,全年產銷率為97.7 %。 建筑業保持強勁增長。全區具有建筑業資質的建筑企業27家,完成建安產值272196萬元,同比增長51.0%;施工面積426.8萬平方米,較上年同期增加125.1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191.3萬平方米,較上年同期增加60.4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適度增長。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85318萬元,同比增長35.9%。全年共實施19個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34.5億元。城鎮固定資產投資664575萬元,同比增長22.9%。其中:基本建設投資232886萬元,技術改造投資17326萬元,房地產投資198238萬元,商品房銷售面積52.8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6.36%;住宅銷售額88730萬元,同比增長67.4%。農村固定資產投資20743萬元。
五、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穩中見旺。2004年,全區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350990萬元,同比增長16.0%。按行業分: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252454萬元,增長16.3%;餐飲業零售額98535萬元,同比增長18.5%。全區17家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50733萬元,同比增長30%,占全區零售額的14.5%,比上年提高4.9個百分點。
六、對外經濟
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加"歐洽會"、"港洽會"和"湘洽會",舉辦"岳麓新城'素質人居'(杭州)投資說明會"等招商活動,泰國正大集團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來該區投資興業。2004年實際到位市外境內資金40.1億元,同比增長30.3%;合同引進外資8726萬美元,實際到位外資5099萬美元,完成進出口總額1.8億美元。
行政區劃,總面積475.02平方公里,總人口56.27萬人2008年轄岳麓區轄10個街道、4個鎮、1個鄉。以下區劃名錄根據湖南省村及村以上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望月湖街道:轄 湖東、湖中、榮灣鎮、窯坡山、榮龍、岳龍、榮華、湘陵、中南村9個社區居委會。
岳麓街道:轄 枇杷塘、桃花坪、科學村、云麓園、靳橋、麓山南路6個社區居委會;左家垅、桃花嶺、靳江、黃鶴、五星5個村委會。
桔子洲街道:轄 石門樓、牌樓口、槐樹坪、新民路、八字墻、岳南村、學堂坡、湖大、師大、桔子洲10個社區居委會;麓山、天馬2個村委會。
銀盆嶺街道:轄 銀星、銀建、銀太、火炬城、中聯科技園、英才園、銀鴻、杏林、桐梓坡9個社區居委會;傅家洲、銀盆嶺2個村委會。
觀沙嶺街道:轄 毛紡、二紡、土城、三汊磯、雅灣、石嶺塘、岳圍、施家港、桔洲新苑9個社區居委會;石嶺塘、茶子山、觀沙嶺、岳華4個村委會。
望城坡街道:轄 老虎嶺、商貿城、澗塘、箭弓山、湘儀、竹馬塘、望新、望麓8個社區居委會。
西湖街道:轄 咸嘉湖、先鋒、石佳沖、省委黨校、譚家沖、黃泥嶺、金星7個社區居委會;茶場村委會;二管區、三管區2個村委會。
咸嘉湖街道:轄 咸嘉新村、望城坡2個社區居委會;望岳村委會。
望岳街道:轄 七里營、府后路2個社區居委會;窯塘、金星、谷峰、谷山、藕塘5個村委會。
東方紅鎮:轄 長慶、東塘、長豐、延農4個社區居委會。
天頂鄉:轄 航天社區居委會;尖山、永安、燕子山、清水、燕聯、川塘、青山7個村委會。
梅溪湖綜合開發管委會:轄 騎龍、天頂、中塘、學湖、聯絡5個村委會。
麓谷科技園
蓮花鎮
轄:雙石、城墻、大華、立新、天星、桐木、新臺、豐塘、古塘、新南、長松、永久、大洞、新荷、龍云、天臺、龍洞、寶糧、蓮花、華林、金橋、金鳳、天龍、軍營、聯湖、東團、聯豐、丁塘、金亭、湖田、高橋、新華、云坪、云友、五豐、上龍36個村委會。
坪塘鎮
轄:坪塘、觀音港、桐溪、白廟子、新生5個社區居委會;石西湖、香泉、炭塘子、上新塘、白泉、三豐、金馬、灣田、石牛峰、懷西、鵝洲、靳江、洋湖、連山、桂花、塢泥、社倉、觀塘、山塘、石門塘、桐溪、紅石、太平、紅霞、荷花、鳳凰山、鐵江、木塘、茶山、花田、古塘、西沖、白塘、鴉鵲垅、稻田35個村委會。
含浦鎮
轄:十字路社區居委會;玉華、塘峽、赤江、渣塘、東山、均塘、斑馬、白鶴、學士、長豐、干子、云盤、之字、洞庭溝、官埠口、含浦、大坡、栗橋、栗樹山、曲江、豐田、九江、花塘23個村委會。
全國與岳麓區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