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東南州黃平縣一碗水鄉一碗水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2622203 | 身份證前6位:522622 |
長途區號:0855 | 郵政編碼:556100 |
隸屬政區:一碗水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貴H | |
一碗水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一碗水村街上塘邊,有石如碗,碗底有清泉浸出,經常溢滿,故稱一碗水(今修塘淹沒)。
一碗水村東面緊連本鄉長龍灣村、朗滸村,南接代章村,西鄰石坡村,北靠水淹塘村,屬烏江-沅江流域分水嶺丘陵地勢。村委會駐地位于東經107°52’22"、北緯27°6’18"。全村總面積為8平方公里,1984年居住有漢族156戶、743人(不包括鄉政府機關),2010年統計,包括鄉政府機關、大中專畢業生落戶共有人口343戶1179人,其中,漢族1051人,苗族103人,土家族15人,其他民族10人。主要姓氏有張姓120人,向姓102人,王姓92人。
建國前,一碗水村屬輔仁鄉一保。1955年建新農場、新農街兩個初級社,1956年合并為雙龍高級社。1958年為雙龍大隊,1985年撤雙龍大隊改名為一碗水村。有耕地面積786.5畝,其中田397.5畝,土389畝,人均耕地0.86畝。林地2100畝。主產水稻、玉米、馬鈴薯、太子參等。2010年初,村委會下轄8個村民小組(5個自然寨),分別是:濫泥山寨(1村民小組)、街上和肖家院
寨(有2、3、4、5、6村民小組)、白沙井寨(7村民小組)、尖坡寨(8村民小組)。村內大旗山、營盤垴有古代軍事營盤遺址,現鄉政府駐地為民國天王廟、太公廟遺址。現任黨支部書記:馮賢富;村委會主任:張世華;會計:張詩祥。
1、街上:鄉政府、村委會駐地,1984年居漢族424人,2010年居漢族613人,苗族90人,其他民族21人。鄉政府位于東側,一碗水革命烈士陵園位于西南0.5公里處。由于街上街道人口、房屋密集,2009年修建204省道油路時,在鄉黨委、鄉政府的努力下,從寨西側以同樣標準另建環線2公里接白沙井油路。2010年鄉黨委、鄉政府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硬化進村道路1040米,安裝太陽能路燈60盞。
2、濫泥山:位于村駐地東偏南1.5公里處,1984年居漢族65人,2010年居住有漢族84人,苗族9人。寨位山上,雨天泥濘難走,故名。
3、肖家院:位于村駐地北偏東0.4公里處,1984年居漢族100人,2010年居漢族127人,苗族1人。204省道過境。2010年鄉黨委、鄉政府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硬化進村道路780米。肖姓始居,故名。
4、白沙井:位于村駐地偏北東2公里處,1984年居漢族69人,2010年居漢族82人,苗、亻革、土家族共7人。204省道過境,2009年鄉黨委、鄉政府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共硬化進寨、聯戶水泥路1.5公里,寨中有白沙水井,故名。
5、尖坡:位于村駐地偏北東1.5公里處,1984年居漢族85人,2010年居漢族127人,苗族3人。2009年鄉黨委、鄉政府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共硬化進寨路2.5公里,寨旁有尖坡,故名。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