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寨冠村位于大路鄉人民政府所在地4.5公里,與妙隘鄉、秀山縣接壤,寨冠村村黨支部有支部委員3名,黨員33人,預備黨員1人,入黨積極分子2人。全村有12個村民組534戶2201人,耕地面積1045.31畝,到2008年實現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2050元,寨冠村為巖溶化構造丘陵地貌,地勢較為平坦、廣闊,接受蝕源區的物質堆積,地面相對切割程度較小,地形起伏不大,多成丘陵狀,母巖多系白云巖、白云質灰巖近代風化坡殘積物及沖積物,大路河在兩河口與孟溪河交匯后流入妙隘境內。農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薯類為主,經濟作物以油菜、花生為主,全村通電、通水、通電話、通路,具有較好的發展空間和地理優勢。
近年來,寨冠村黨支部充分利用遠程教育教學資源,通過抓班子、帶隊伍、興產業,以創建“五個好”為目標,帶領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使昔日貧窮落后的問題村變成了如今的平安和諧的新農村。寨冠村黨支部,成為了全鄉典型的先進黨組織。
一、加強班子和隊伍建設,提高黨員素質,利用遠程教育,增強黨員干部和群眾的發展能力
班子從加強村兩委班子的自身建設入手,明確分工職責,健全議事規則和集體決策制度,狠抓班子學習,在班子中營造一種團結務實、干事創業的工作氛圍。與此同時,強化黨員干部經常性教育管理,完善黨員聯系群眾制度。充分發揮黨員作用,村里每次開展集體勞動,黨員總是沖在前面,挑最苦最累的活干,為村民做出了榜樣。黨支部組織開展“黨員聯系戶”活動。全村通過地緣、親緣組合和組織搭配,共結成黨員聯系戶對子16對。
“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是該支部書記戴應敏的一個信條。寨冠村黨支部始終把加強支部班子建設和提高黨員及村干部素質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來抓。為了規范黨員和村干部的言行,村支部討論制定了《黨支部工作制度》、《黨內民主生活會制度》、《黨員教育管理制度》等制度,并堅持以規制范,以范制行,做到執行制度不走樣。堅持每年召開一次民主評議干部和黨員大會,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尋找差距,剖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和方法。
重視在致富能人、返鄉農民工、青年骨干中發展黨員,增強隊伍活力,增強帶頭致富和帶領致富的能力。三年來,全村利用遠程教育共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8人,發展新黨員9名,選拔培養村組干部7人。通過培養、吸收新鮮血液,增強了黨支部的生機和活力。通過這些措施,增強了班子和隊伍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增強了帶領群眾發展能力。
二、抓管理,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黨員隊伍政治思想素質迅速提高
寨冠村黨支部利用遠程教育教學資源,加強對黨員思想政治的學習,認真組織、圓滿完成了黨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并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黨建工作。通過組織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開展先進性教育,聆聽先進事跡報告會,進行重溫入黨誓詞,學習黨章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提高了黨員的政治思想素質,樹立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發展新生力量,煥發蓬勃生機。和平村黨支部認真做好預備黨員、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考核工作,正確地引導廣大村民積極地靠近黨組織。加強引導,運用典型示范。工作中和平村黨支部堅持典型引路,示范帶動,充分發揮各崗各線的黨員同志模范帶頭作用,使廣大黨員、村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支部班子成員更是帶著群眾干,干給群眾看,默默無聞、拼搏奉獻,盡職盡責、吃苦耐勞,極大地帶動廣大黨員、村民爭做品德高尚的服務標兵、致富能手,逐步形成了你追我趕的良好工作氛圍。
三、關注民生,造福百姓,扎實做好民心工程
寨冠村黨支部始終把“為群眾排憂解難,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作為支部工作的核心工作,始終把“體民心、合民意”作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體現到具體工作中去。
根據寨冠村自然條件落后,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差的實際,村支部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的具體措施,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大搞基礎設施建設。組織群眾修水利,修公路,搞水飲。2008年修復河堤600米溝渠1080米,防洪加固工程200米;修建新屋、牛場等6個組180多戶400多人的人畜飲水工程。2009年村支部緊緊抓住縣委落實“十件實事”的機遇,早規劃,早宣傳,早發動,使鎮江至妙隘通蘭橋的通村油路從村里經過,,并依托妙隘矮蛇村修建通村公路之機,修通了新屋、下寨等組的公路,使全村組組通公路,戶戶能通車,解決了寨冠群眾出行難的問題。
四、通過遠程示范工程,抓住農業,發展種養殖業,走山區生態經濟發展之路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村支部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他們不等不靠,率先在寨冠村實施退耕還林項目,經過支部擴大會議討論、村民大會通過,對寨冠村中低產田和25度以上的坡耕地、撂荒地集中連片實施了退耕造林,堅持走造林、退耕、管護同步發展的路子。歷年來累計退耕還林1500畝,荒地造林1850畝,封山育林3500畝,森林草覆蓋率達到68.3%,取得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加大對農業的指導,全面推進科學種田。幾年來,黨支部堅持把農業生產放在首要位置來抓,大力推廣科學種田,大搞秋冬種植,堅持寬窄行,東西向的規范化栽植技術的使用和推廣,搞好大戶承包,連片種植;把經濟林、蔬菜種植列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大力發展生豬養殖。寨冠村被列為大路鄉秋冬種植示范點。同時在寨冠村杰峰公司建立起全鄉遠程教育教學實踐基地,發展柑桔林100畝,種植蔬菜380畝,出欄生豬1300頭,起到了很好的遠程教育示范帶動作用。
通過近三年來努力,寨冠村人民生活質量大大提高。組組戶戶通公路,全村人民喝上了清潔衛生的自來水,家家有電視,70%的家庭還有了手機,50%的家庭摩托車,農民增收有出路,群眾的生活愈來愈好,寨冠村黨支部的小康建設業績日漸凸現。
寨冠村黨支部不甘落后,圍繞村級支部“五個好”的創建目標,帶領二千多人民奮發圖強,艱苦創業,帶動了寨冠村的快速發展,成為了我鄉爭先創優的典型,是大路鄉“五個好“的村級黨支部。近幾年來,該支部分別得到了縣鄉黨委政府的多次表彰,2005年獲大路鄉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單位;2006年獲大路鄉基層組織建設二等獎;2007年獲大路鄉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單位;2008年獲大路鄉基層組織建設二等獎;并且寨冠村連續兩年獲大路鄉全面工作一等獎;2011年獲縣“好”等次的先進基層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