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膠州市營海街道小灘子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0281006 | 身份證前6位:370281 |
長途區號:0532 | 郵政編碼:266000 |
隸屬政區:營海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B | |
小灘子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小灘子村
村莊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相傳已有四百多年,因地處海灘而名。
政區人口 小灘子位于公社駐地西南6公里,這個村東靠海莊,西靠敖上,南靠青黃高速,北靠大洛戈莊,村西和村南兩條河流向東流去,交通特別方便,靠近204國道,村前就是15 路公交車站,商貿環境極好。全村8個姓氏,186戶,617人,其中男297人,女320人,村居占地面積117畝,原有土地665畝,修青黃高速占地13畝,新加坡新亞養殖廠占地70畝,植樹造林249畝,尚余323畝。
經濟狀況 1992年以后,個體經濟發展,又進入第二個熱潮。一度凋零的農村養殖業現在一下子興旺起來,這個村現在蝦、 蟹養殖達12戶,400畝水面;貝類養殖1000畝,8個戶。單是本村的養殖戶王吉輝一人就擁資100多萬,他財力雄厚,單獨承包了膠州市世紀大廈底層的大部分攤位。養豬、養奶牛、養羊戶數也不少,王兆崗、郭家長就各養豬500頭。最后壓軸的是建筑行業,建筑為這個村的龍頭企業,郭成文、趙龍、程永昌、郭佳全、郭佳榮、郭盛俊、郭盛紀都是建筑專業大戶,都已成為本市著名企業家,程德昌被授予國家級企業家稱號。膠城的某些建筑公司其實就是他們的。因此這個村被稱為建筑專業村。這些人中程永昌擁資5000萬,郭盛俊、郭盛紀擁資均超過千萬。他們承包的工程完成得都非常漂亮,質量優等,博得普遍贊揚,先后獲得北京的魯班獎、山東省的泰安杯獎和青島的琴島杯獎。現在這個過去的窮瘋了的、為人所不齒的小灘子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一躍變成了煥發著傳奇色彩的、人見人夸的金灘子、銀灘子了。
下面列舉一組數字展示一下這個村的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面貌:1978年全村固定資產13萬元,總產值為480萬元,人均產值為720元,上交稅金1768元元;1988年固定資產23.1萬元,總收入為1820萬元,人均收入為1800元,上交稅金22萬元;1998年固定資產為41萬元,總收入再增為2762萬元,人均收入增為4688元,上交稅金為171萬元;2005年固定資產為45萬元,總收入增為3644萬元,人均收入再增為6441元,上交稅金為197萬元。村民的收入狀況已經有了根本的提高,平均每人收入6441元,全村總收入3644萬元,包括農業收入295萬元,副業收入1770萬元,打工收入106萬元,其他收入83萬元。
村莊建設:為了建設好現代化新農村,連年來,小灘子村委會投入了163萬元進行村居建設,1982年以來,自來水投入了30萬元,供電自1981年以來投入了50萬元,硬化路面共投入78萬元,排水溝投入8元,綠化投入7萬元,學校、幼兒園投入8萬元,建造辦公室投入10萬元,其他50萬元。
社會事業:隨著經濟的發展,80年代初建起了村級幼兒園,購置了各種器材,全村主要街道安裝了路燈,對大街進行了綠化,2003年新建了村委辦公室,改善了辦公條件。為了貫徹以人為本的方針,更好地改善群眾生活,村委還于2003年對70歲以上老人每年補貼150元。現在居民生活大改善,戶內小汽車已有20輛,面包車8輛,雙層大客1輛,農業機械60臺,建筑機械鏟車3臺,吊車30臺,挖土機1臺,運輸車5輛,電腦15臺,摩托車普及,電視、電話占有率達95%以上。
聯系電話 86-0532-85277013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