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涼山州美姑縣巴普鎮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13436100 | 身份證前6位:513436 |
長途區號:0834 | 郵政編碼:616450 |
隸屬政區:美姑縣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號碼:川W | 轄區面積:35.43km2 |
人口數量:約1.13萬人 | 人口密度:319人/km2 |
巴普鎮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巴普鎮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境中部。東鄰合姑洛鄉,南毗農作鄉,西與巴古、典補鄉接壤,北與拖木、覺洛、西甘薩、井葉特西鄉連界。鎮治所設巴普。合木公路與成美公路交匯于此,海拔2000米,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鎮域總面積35.43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3平方公里。
巴普鎮轄城郊的巴普、峨普、基偉、塔千、埂則、達戈、三河、灑勒 巴普鎮產業8個村、54個組(城區未設居民委員會)。總戶數2905戶,總人口11277人,其中城鎮居民5239人,農村村民6038人。全鎮彝族7452人,漢族3713人,回族12人,藏族1人,蒙古族9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18.29人。
1956年5月,在今巴普鎮域設巴普、三河鄉,隸屬巴普區。1958年3月,建巴普鄉人委。是年10月,撤銷三河鄉,轄區中的三河村劃入巴普鄉。1959年,撤巴普鄉入巴普區公社,改為巴普大隊。1961年,區公社撤銷,巴普大隊改建為巴普公社,隸屬巴普區。
1968年5月,成立巴普公社革委會。1973年,所轄普千大隊劃入西甘薩公社。1981年7月12日,巴普公社革委會改為管委會。1984年7月,恢復鄉建制,設鄉政府,隸屬關系不變。是年8月1日省人民政府批準巴普鄉改為巴普鎮,設鎮人民政府,為縣人民政府直轄鎮。
-
鄉鎮發展
1990年全鎮農業總產值190.85萬元(農業98.52萬元,林業13.65萬元,牧業58,38萬元,副、漁業20.3萬元);有常耕地面積5582畝,糧食總產量190.4萬公斤, 巴普鎮產業主產玉米、洋芋、花椒、蘋果、梨、核桃;有黃牛1505頭,水牛18頭,牦牛75頭;豬6448頭;山羊1396只,綿羊1282只。全鎮有商業購銷組和銀行信用社各1個;有農村小學8所,在校學生390名;有鎮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1名。
實施特色農產品工程。優質烤煙項目,到“十一五”末,實現年產值3720萬元;早特和反季節蔬菜項目,建無公害蓮花白蔬菜生產基地,到“十一五”末,蓮花白種植區蓮花白收入達到100萬元,人均增收1000元;建設奶花蕓豆基地,實施項目鄉人均增收1000元;優質特色水果項目,實施項目地人均收入達到1000元,并帶動適宜種植臍橙的村組發展優質臍橙;優質早熟梨生產,2008年至2010年在洛俄依甘鄉新農村、九口鄉瓦屋村、牛牛壩鄉人民社、典補鄉典補村、佐戈依達鄉溫子覺村、巴普鎮沙河村6個村發展 巴普鎮產業早熟梨生產,人均增收250元。
全國與巴普鎮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巴普鎮區劃
513436100001 121 城東社區
513436100002 121 城西社區
513436100003 121 城北社區
513436100200 122 巴普村
513436100201 121 峨普村
513436100202 220 基偉村
513436100203 220 塔千村
513436100204 220 埂則村
513436100205 220 達戈村
513436100206 220 三河村
513436100207 220 灑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