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雙流縣永安鎮三新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10122112 | 身份證前6位:510122 |
長途區號:028 | 郵政編碼:610200 |
隸屬政區:永安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川A | |
三新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三新村位于成都牧馬山區,東臨本鎮白果村,南接雙流縣黃龍溪黃佛村,西鄰新津縣普興鎮,北與本鎮松柏村交界,屬于淺丘地區,冬暖夏涼,氣候宜人,距成都20分鐘車程,距成都衛星城華陽15分鐘車程,與雙黃路、大黃路相鄰,交通方便。全村幅員面積7.37平方公里,轄10個村民小組, 1040戶, 3307人,是永安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蔬菜生產基地重點村。同時三新村是雙流縣第二批拆院并院項目村,是成都市土地綜合整治和農房建設示范村,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田園城鎮建設的示范村。多次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雙流縣文明村”、“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三新村屬于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全村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接近17℃,年照時數1242小時,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時有旱災發生。全村農業用水依賴于雷家坡、毛家灣等五大提灌站,有蓄水塘堰口,農業用水和村民生活用水比較有保障,主要產業為蔬菜和漁業生產。
2010年,全村經濟快速增長,基本收入情況:總收入2086萬元,一產業1608萬元,二產業57萬元,三產業43萬元,外出務工收入357萬元,集體經營收入21萬元。三新村主要產業支撐情況:蔬菜3595畝,收入899萬元,占總收入的43%,糧食作物6065畝,收入385萬元,占總收入的18%,其他農作物1523畝,收入288萬元,占總收入的13%,漁業451畝,收入265萬元,占總收入的12%;其中 “二荊條”辣椒和地瓜籽享譽名外。 三新村位于成都牧馬山區,東臨本鎮白果村,南接雙流縣黃龍溪黃佛村,西鄰新津縣普興鎮,北與本鎮松柏村交界,屬于淺丘地區,冬暖夏涼,氣候宜人,距成都20分鐘車程,距成都衛星城華陽15分鐘車程,與雙黃路、大黃路相鄰,交通方便。全村幅員面積7.37平方公里,轄10個村民小組, 1040戶, 3307人,是永安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蔬菜生產基地重點村。同時三新村是雙流縣第二批拆院并院項目村,是成都市土地綜合整治和農房建設示范村,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田園城鎮建設的示范村。多次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雙流縣文明村”、“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三新村屬于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全村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接近17℃,年照時數1242小時,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時有旱災發生。全村農業用水依賴于雷家坡、毛家灣等五大提灌站,有蓄水塘堰口,農業用水和村民生活用水比較有保障,主要產業為蔬菜和漁業生產。
2010年,全村經濟快速增長,基本收入情況:總收入2086萬元,一產業1608萬元,二產業57萬元,三產業43萬元,外出務工收入357萬元,集體經營收入21萬元。本村主要產業支撐情況:蔬菜3595畝,收入899萬元,占總收入的43%,糧食作物6065畝,收入385萬元,占總收入的18%,其他農作物1523畝,收入288萬元,占總收入的13%,漁業451畝,收入265萬元,占總收入的12%;其中 “二荊條”辣椒和地瓜籽享譽名外。
全國與三新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