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新野縣王莊鎮水臺子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11329101 | 身份證前6位:411329 |
長途區號:0377 | 郵政編碼:473000 |
隸屬政區:王莊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豫R | |
水臺子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水臺子村位于王莊鎮政府正東3千米處。南聯梅灣村,西南與江營-農場接壤,正西與趙廟村相連,西北與王莊村為鄰,北與喬灣村相連,東與湖北省襄陽區程河鎮埠口村隔河相望。南北長2.5千米,東西寬1.5千米,面積3.7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人口民族
村轄水臺子、水張兩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2003年,全村有466戶,2152人,有張、吳、孫、錢等19個姓氏。
自然狀況
水臺子村地處唐河西岸。馬槽渠、狄青湖于水臺子東北角匯合后流入唐河。馬槽渠、狄青湖兩條水系均為季節性水系。該村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唐河堤內為沙土地,堤外是黃壤土,水張自然村以西為粘土。
農業經濟
全村有耕地3319畝,每人平均1.6畝。作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全村糧食種植面積2200畝。花生種植面積1000畝,棉花800畝。村把土豆種植作為支柱產業來抓,種植面積1500畝,單產1100公斤,總產155萬公斤。為抓好以土豆為主的蔬菜銷售,在村部旁建新野縣鑫源蔬菜批發市場,年交易量3000噸以上。有500頭以上養牛專業場1個,500只以上養鍺專業場1個。
社會公益事業
村先后為大、中專學校輸送學生近百名,其中,研究生5名。1978年后, 村里重視科技工作,村建農民技校1所,教師1名。村還辦有計生學校,配專業人員2名。先后舉辦農業知識、計劃生育、普法教育等15期,培訓1200人次,基本達到一戶一名科技種田明白人。村有衛生所2個,醫務工作者3名。
文物勝跡
回龍寺 回龍寺位于水臺子自然村東南角,建立年代不詳,座北朝南,正殿3間,主持住房3間面向西,1975年被洪水沖毀,已不復存在。
鄧禹廟 鄧禹廟位于水臺子自然村西北角,建立年代不詳,正殿三間坐北朝南,殿內塑有岑彭、馬武等泥像。廟門外立有石碑一通,傳說每當風雨來臨前,石碑就發潮,有濕潤的感覺。1975年被洪水沖毀。 相傳,東漢初鄧禹隱居于水臺子研究兵法,劉秀兩次拜訪。當第二次到水臺子后,和衣睡在唐河邊上,頭枕一根木棒,四肢伸開,一位高人看到像一個“天”字,就給他指明了鄧禹的住處。君臣相會后在洛陽起兵,奪取了天下。后來,地方-為了討好劉秀、鄧禹,就在劉秀睡覺處蓋了回龍寺,在鄧禹住處蓋了鄧禹廟。
馬三保墓 馬三保墓位于水臺子西南角,水張正南2公里處。共有大、中、小三個墓丘。大墓丘高7米,中墓丘高5米,小墓丘高4米。隋唐明將馬三保死后埋葬于此。為了防備墓被盜,修了三個墳丘以迷惑他人,究竟哪個墓丘是真的誰也說不清。1968年,小墓被新野-農場毀掉,現存大墓和二墓。
魚池與湖泊崗 水張自然村南北兩頭各有一個5畝見方的大坑稱為南北魚池,東西有兩個土崗稱為黃土崗。相傳,南北魚池,東西湖泊崗能使水張莊水漲船高,村民免遭水患。 主要經濟狀況 2007年,全村共完成工農業生產總值5495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698萬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9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74元。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