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位于公主嶺市雙龍鎮西15公里處的興林村,現如今已是市里有名的“模范村”。
而在10多年前,興林村不僅外債多,基礎差,而且村民矛盾大。全村青壯勞動力因為土地糾紛、林權糾紛等問題,四處-告狀,部分人甚至視告狀為職業,導致村里所部署的各項工作都無法開展。這里的村民原來就貧困、落后,自從-之后村風、屯風越來越差,使得興林村成為公主嶺市有名的“落后村”。
變化始于1997年,鎮黨委派原七馬架村黨支部書記曹發兼任興林村黨支部書記,積極帶領興林村走出貧困。曹發充分分析存在的各種問題后,帶領村干部制訂了很多收效明顯的致富方案,并一一變成現實。
為了發展林果業, 曹發在省農科院果樹專家的幫助下,在村里抓了栽果樹的典型。為了讓示范戶發展起來,精通果樹栽培技術的曹發親自給示范戶講技術課,邊實踐,邊操作,邊輔導,幫助他們解決技術難題。在他的幫助下,很多村民成了真正的果樹種植大戶。如今的興林村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果樹專業村,全村果樹面積825畝,每畝地果樹年純收入可達2000多元,戶均增收2500元以上。
為了讓農民外出掙錢,全村大力發展勞務輸出。2001年,當得知曾在興林村“下鄉”知青何建民正在搞房地產開發時,曹發便多次請求,希望工地多用一些興林村的村民。何建民很是感動,在他的幫助下,興林村有80名農民進入工地打工,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
曹發認為養殖業前景很好,便將村團總支書記王成送到吉林農大學習,專學畜禽防疫,為的是學成回來服務農民。經過黨支部有效的工作,終于使大部分群眾認識了生態養雞,生態養雞在村中迅速發展,目前全村年出欄“生態雞”2.5萬只,純收入37萬多元。
2001年省里有關部門在興林村召開了生態養雞現場會,興林村的生態雞被長春農業食品博覽會評為金獎。
了解到四屯屯長王勝有做干豆腐的好手藝,而且遠近聞名,曹發就積極動員他帶領群眾與他一起做干豆腐。短短幾年,該屯41戶農戶中,有21戶農民常年做干豆腐。由于他們的干豆腐質量好,很快占領了雙龍、楊大城子和秦屯3個鎮的市場。
2001年,村委會與省科技廳簽訂了板蘭根種植合同,并示范帶動,效果明顯。第二年,全村就有50多戶群眾也種起了板蘭根。2003年全國爆發“非典”,板蘭根需求激增,價格暴漲,每畝地純收入2萬多元。
物質生活質量搞上去了,文化生活需求隨之而來。為了在全村形成文明健康的社會風氣,村黨支部經常組織群眾有序地開展各種文體活動,一年四季活動不斷。同時還舉辦各種表彰評比活動,所有評選出的先進人員一律披紅戴花,當眾表彰。
通過這些活動弘揚了正氣,表彰了先進,鞭策了少數思想落后的人。群眾精神面貌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群眾精神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同時,又不斷實施民心工程,造福百姓。
2003年,通過多方協調,興林村爭取上級部門投資40萬元,在村北修了一座長40米,寬8米的鋼筋水泥大橋,解決了村民春種秋收過河難的問題。同時,又爭取資金20萬元,在村中打了4眼150米深的深水機井,解決了農民旱天種地、灌溉難的問題。
2004年,四平農村信用聯社增加低息貸款210萬元,幫助村民發展種養業,光養殖一項,全村純收入就達83萬元。
同年秋,經多方籌集資金,修建了村通往鎮政府所在地的水泥路4.2公里,使群眾雨天出行不再難。
如今,興林村新農村建設總投資已達860萬元。新建1棟536平方米村辦公樓,并建起了村衛生服務站、村信息服務站、村農民洗浴中心。村內新建農家書屋、文化大院,85%的農戶安裝了沼氣。
通過幾年的努力,全村新修水泥路20.38公里,新修橋梁3座,完全實現了戶戶通水泥路的計劃目標。走進興林村,寬敞的道路兩側栽著郁郁蔥蔥的垂柳,據村民介紹說,為了實現村屯路的綠化、美化建設,村里共栽樹15700株。
經過10余年的努力,現如今的雙龍鎮興林村,已成為省級新農村試點村。人均年收入7050元,每戶村民都住上了磚瓦房,F有開工新建牧業小區3個,開工新建酒廠1個,引進投資350萬元,占地10000平方米的汽車配件加工項目1個,新修并已開工建設4000平方米水庫1座。劉中偉 王舒平 記者 王文輝
全國與興林村同名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