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瑞安市湖嶺鎮岙底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30381122 | 身份證前6位:330381 |
長途區號:0577 | 郵政編碼:325000 |
隸屬政區:湖嶺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浙C | |
岙底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岙底村位于瑞安市西部山區,巖湖公路穿境而過,交通較便捷,是“中國馬蹄筍之鄉”示范園區建設村。全村21個村民小組,385戶,1546人,黨員37名,總耕地面積280畝,馬蹄筍面積2200畝。近幾年來,在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該村利用馬蹄筍資源優勢,發展經濟,加強建設,逐步走出一條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初步形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格局。
岙底村種植馬蹄筍有幾十年的歷史,馬蹄筍又名“綠竹筍”,過去主要是將其培育成綠竹,作為造紙的原料,竹農經濟收入相當微薄。上世紀80年代,村兩委一班人發動群眾,解放思想,培植綠竹食用筍,并與原瑞安遠東罐頭廠合作,為其提供罐頭原料,當時實行定購定銷的馬蹄筍的種植面積約500畝左右,比較固定的收入讓竹農初步嘗到了甜頭。到了90年代,馬蹄筍作為日常食用品逐漸被人們喜愛,農民的種植積極性進一步提高,但經營地點比較零星,經營方式比較松散,整個經營活動難成規模。村兩委一班人根據市場的預測以及本村的實際,組織人員把農民生產出來的馬蹄筍集中收購起來,運到瑞安、溫州等菜市場銷售,取得了成功。2000年,岙底村被列為馬蹄筍示范園區建設村,2002年評為“省級馬蹄筍特色基地”。為了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岙底村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增加生產基地面積,對600畝村集體所有的荒山進行了開墾種植。為了更好地搞好馬蹄筍產業化經營,還注冊了“瑞綠”牌商標。組織村民建立了“瑞安市鹿木馬蹄筍合作社”,通過以筍農聯系合作社,以合作社聯系市場的形式,形成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統一經營體系,去年11月份非洲17個國家的農業專家來該村參觀考察并進行經驗交流。
隨著馬蹄筍基地生產發展,農民收入的增加,岙底村逐步從貧困中走出來,2003年人均收入3500元,到2005年人均收入增至5050元,其中馬蹄筍收入占60%。幾年來,我村把改善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作為脫貧致富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動員和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加大投入,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及村鎮規劃建設。近年來,投入15萬元完成了280畝標準農田建設;投入45萬元啟動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投入20萬余元,實施了村自來水工程建設;投入85萬元對村內所有交通道路進行水泥路面的改造,使村內道路都通上水泥路。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建設為契機,積極開展環境整治合格村創建活動,2005年全村共投入28萬元進行環境綜合整治,通過拆除違章建筑和露天棚,對道路兩旁進行綠化等工作,使全村面貌煥然一新。通過了瑞安市級文明村建設的驗收,又被列入了溫州市級生態村建設。
全國與岙底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