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杜村村位于白鶴鎮南側,與香花橋街道相接,北與王涇村接壤杜村位于白鶴鎮西南2公里,東大盈港西側,屬白鶴鎮杜村行政村內管轄的一個自然村。元朝時期,是宋朝祁國公社衍后裔定居于此所以叫杜村。杜衍九世孫杜元芳在杜村地區建造一幢“翡翠 云樓”為藏書樓,同時還建有“蒼下”“ 灣”、“竹深”、“晴好”、“雨奇”等七十二所樓閣。杜村民國初期為東大盈港邊的貿易集市。其時鎮上有油車坊,磨坊,水作坊,棉花加工坊,客輪碼頭,鐵匠店,西施庵土地索,關帝廟、豆制品加工店、碾米廠;南北雜貨店、茶館、肉店、藥材店、理發店、醬油店、酒糟坊等。解放后還辦有中學、小學各一所、客輪碼頭、村辦幼兒園;碾米廠、針織廠、雜貨店、百貨店等應有盡有。文革后大多數商店遷移至今天的白鶴鎮,后僅剩供銷合作社所設的杜村合作商店(稱雙代店)。改革開放后又逐步開設私人的雜貨店、肉店、理發店、小百貨等小商店,鎮容鎮貌逐漸蕭條。相傳南宋杭金名將韓世忠駐軍于杜村市西邊的一個村落養兵,后稱韓村,當時杜村市鎮有一條官塘大道由杜村橋經聯合村呂家 直達青龍鎮。杜村市北的跨江大橋杜村橋,是一座高大的石板橋,站在橋頂居高臨下視野寬闊,可以看到當今昆山市的石浦鎮。東大盈港面寬大,水流 急,橋門又寬又大,過往無須下 ,可徑直通過橋門,號稱:“杜村石板橋,江南第一高。”后因多年失修,成為危橋,于1978年拆除,改建成現在的水泥便橋。杜村隨著歷史年代幾經變遷,明弘十七年(1504)《上海縣志》志書上已提杜村市屬上海縣管轄范圍,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杜村屬青浦縣管轄。清宣統二年(1910)年,以青龍、白鶴、杜村、三個地區合并為白鶴青村區時杜村鎮已隸屬青浦縣。1949年10月杜村為青浦縣白鶴區人民政府下轄的一個鄉是杜村鄉辦公地。1957年撤區并鄉后杜村為白鶴鄉下轄的一個行政區。1962年實行公社、大隊、生產隊三級管理、隊為基礎杜村又屬白鶴人民公社杜村大隊。1984年7月,撤人民公社建立白鶴鄉政府后一直為杜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6月于胥溝村民委員會合并成新建成現在的杜村村民委員會。該自然鎮幾經衰落風光不再,杜村自然村有114戶人家,294人,分為2個村民小組。杜村自然鎮主要道路有杜村路。主要河流有東大盈港,落書浜。由自然村杜村、胥溝組成。總人口3360人。其中:本村戶數705戶,本村人口2203人,農保人口0人,鎮保人口0人,城保人口0人;外來人口1157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3062.00畝,糧田1750.00畝,常年菜田500.00畝,林地180.00畝,魚塘400.00畝,畜禽場50.00畝,花卉182畝。我村2010年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0.00萬元,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0.00元。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