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南部縣碾埡鄉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11321226 | 身份證前6位:511321 |
長途區號:0817 | 郵政編碼:637300 |
隸屬政區:南部縣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號碼:川R | 轄區面積:22.05km2 |
人口數量:約1.29萬人 | 人口密度:585人/km2 |
碾埡鄉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碾埡鄉地處南部、西充兩縣交界,距國道108線和省道唐巴線分別為5公里和8公里。距縣城30公里。幅員面積22.05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共114個社。全鄉現有農業人口12885人,耕地面積12246畝。這里是全市31個蠶桑基地鄉(鎮)之一,年養紙突破8000余張,擁有以市勞動模范、養蠶大戶羅先鋒為社長、百千農民為社員的“先鋒蠶業生產合作社”和一大批養蠶業主。在全市率先邁進蠶桑專業鄉(鎮)行列。
2004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它既是貫徹執行《行政訴訟法》的第一年,也是“0中央一號”文件貫徹實施“親民、愛民、為民”的重要一年。一年來,碾埡鄉認真實踐“-”重要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及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動員和帶領全鄉人民,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克服了重重困難,實現了經濟發展,人民增收,確保了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
農村經濟穩步增長
碾埡鄉緊緊圍繞“面向市場調結構、優質高產增收入、強化支柱補短線、田飽肚子地找錢”的思路,進一步強化農村改革,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抓住發展蠶桑這一優勢不放松,全年實現了農業總產值3600余萬元,比上年增長8%;糧食總產8043噸,比上年增長4%;油料總產618噸,比上年增長2%;養蠶8043張,產繭2368擔,繭款收入27.8萬元,比上年增長21%;生豬出欄4238頭;水果總產426噸;小家禽15萬只;糧經比例達到5.5:4.5;勞務輸出4084人,勞務收入1486萬元;人均純收入2142元,比上年人均增加162元。
基礎設施建設
一年來,碾埡鄉緊緊圍繞治水興鄉、富民強鄉的目標,開展了以升鐘水庫為主體的配套維修完善工程,整治和維修農渠1000余米;以文明新村建設為契機,新建小型提灌站2處;修建和整治村社道路達20余公里;達到了村道公路村村通,社道公路30%的社通車,進一步解決了農民群眾在生產、生活和運輸上的困難。.
全國與碾埡鄉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碾埡鄉區劃
511321226200 210 賈家嘴村
511321226201 220 王家祠村
511321226202 220 百門寺村
511321226203 220 神皇廟村
511321226204 220 劉三壩村
511321226205 220 興龍庵村
511321226206 220 水觀音村
511321226207 220 傅家廟村
511321226208 220 金龜庵村
511321226209 220 龍王壩村
511321226210 220 佛祖溝村
511321226211 210 南龕寺村
511321226212 220 金龍庵村
511321226213 220 石牛山村
511321226214 220 新橋觀村
511321226215 220 馬頭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