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安慶村村位于文閣鄉西南5公里,東臨海壩村,西、南臨岔河鎮,北臨文閣村。全村共轄13個村民組,共有人口4014人,耕地面積4015畝。農業是本村的主導產業,其經濟收入主要靠傳統耕作和外出打工。第三產業發展滯后。
上篇:安慶村的昨天與今天
水是生命之源。早在四五十年代,安慶可謂山青水秀,有“開門見山,邁步是河,轉過拐拐有水喝”之說。如今山不在青,水不在秀,擰開龍頭沒水流。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光禿禿的山饅頭,一截截刀痕累累的樹樁樁。一句話,都是亂墾亂伐惹的禍!
破壞生態環境的是人,建設生態環境也是人。從2002年開始,安慶村陸續退耕還林近1000畝,所栽的柳杉已有碗口粗,五六米高,長勢良好,光禿禿的山頭又戴上了綠帽子!山倒是青了,可水資源依舊缺乏,人畜飲水問題比較嚴重。
其次是電的問題。安慶村面積不大,人口卻不集中。近的離政府駐地不過2千米,遠的卻有8千米之遙。1997年,在村支書陳忠益的帶領下,自籌資金和勞力,才將光明牽進了家門,終于告別了煤油燈貓貓刺照明的歷史。電來了,電視機、打漿機、冰箱、冰柜等電器也來了。但因線路遠,電力不夠,許多電器都成了擺設。一個回鄉農民工買了臺電腦至今都沒打完一份完整的資料,哪怕就300來字的文稿也要打兩三天!“因為電不穩,來不及保存就散屏,前功盡棄,不得不從頭再來。”別人聽他這么一說,想買都不敢買了,想搞大型加工的就不必說了。
要致富,先修路。2002年在安慶村委金永貴、孔令才、汪詩權、聶中友、楊維香等人的組織下,多次與文閣村合豐組協商,自籌資金25648元,投工投勞28686個,才勉強修通了一條通村路。路倒是通了,但路面凹凸不平,邊沿殘缺不堪,且在合豐的地面上有兩座橋未架,每逢發大水,來往車輛只好停在兩岸望河興嘆。更無奈的是修路找人鉆炮眼的工資及借來補償合豐土地占用的28358。50元至今無力償還。
毫無疑問,安慶村的發展,這“水電路”三通成了最大的桎梏。要調整安慶村的產業結構,首先得從水電路抓起。
下篇:安慶村的明天
今年1月5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委員會議,決定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會議提出在“十二五”期間,使全國農村電網普遍得到改造。中西部地區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項目資本金主要由中央安排。再接合2010年2月3日的“一事一議”工程,安慶村的“水電路”將不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如何調整安慶村的產業結構。
安慶村的水電路雖然不理想,但安慶村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對發展二、三產業有著先天優勢為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再加上外出打工返鄉村民創業熱情高漲,廣大村民好有發展致富奔小康的思路,新一屆“兩委”班子成員有創新精神,有能力也有信心肩負起帶領安慶村全體村民發展致富奔小康的重任。更何況安慶村包村領導干部有豐富的行政工作能力和社交經驗,使安慶村建設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兩倭班子成員分組深入農戶調研,廣集產業發展思路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摸清村里現有產業發展狀況以及將要立項的項目情況,做到切合實際搞規劃,充分整合、調動現有資源,使產業發展在符合本村實際的基礎上尋找新的突破口——以生態建設為導向,大力發展種植業。努力打造“五個1”工程:
1000畝烤煙基地。烤煙是安慶村特色經濟支柱。以長勝、慶豐、文豐三組為主,連片種植烤煙1200畝;
1000畝玫瑰花園。目前已在大關組扦插四季玫瑰50000余株,明年便可移栽;
1000畝火麻基地。目前已在大關、田壩、光榮、光明和聯合五組育苗498廂,且長勢良好;
1000畝荊芥基地。目前已在大關、聯合、田壩、光榮、光明五個組點播或撤播荊芥近800畝,三分之一已經發芽出土;
10000畝刺梨基地。從2010年12月16日開始到2011年2月21日,已在大關、聯合、田壩、光榮、光明、民族六組種植刺梨89000株,且成活率90%在以上。
另外還有500畝天麻、1000畝金銀花等中藥材已經立項。“我們有理由相信,安慶村的明天將是一片燦爛一片輝煌!安慶村的明天將是一個勃勃生機、和諧發展的新村!”安慶村委主任如是說。
--人口總數:4014人 農業人口:3800人 非農業人口:214人
--行政區面積:9.6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800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彝 發展口號:
--所轄村:大 關 生產總值:100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 名特產品:旱煙 辦公所在地:慶豐
--自然條件: 資源:山泉、樹木
全國與安慶村同名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