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江門市鶴山市古勞鎮上升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40784103 | 身份證前6位:440784 |
長途區號:0750 | 郵政編碼:529000 |
隸屬政區:古勞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粵J | |
上升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上升村民委員會
古勞鎮管轄的村民自治組織。位于鎮區東南部,西江從村東流過,與南海市九江鎮隔江相望。有水泥大道直達市區。明朝初期(約1368年)南雄珠璣巷李姓、馮姓、黃姓、鄧姓等先民遷到鶴山維墩定居。含上升一隊、上升二隊、上升三隊、上升四隊、上升五隊、上升六隊、上升七隊、上升八隊、上升九隊、上升十隊、上升十一隊、上升十二隊、上升十三隊、光明一隊、光明二隊、升平一隊、升平二隊、升平三隊、升平四隊、五一隊、文勝隊、慶豐隊、五星隊、平七隊、升平八隊、前進隊、頭渡橋、二渡橋、中升五隊、中升六﹣七隊、中升十﹣十一隊、鋪尾塘一隊、鋪尾塘二隊33個生產隊。2007年,人口約3600人。耕地面積500多畝,魚塘1830多畝。河道縱橫交錯,古榕、小橋和魚塘星羅棋布,被譽為“東方威尼斯”。
60年代前多以養魚、種桑、養蠶和種植甘蔗、蔬菜為主。70年代開始,塘基改種橡草(喂魚用的草),桑基魚塘年代已成過去。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如建立起的私營企業有塑料、制衣、制鞋、建筑、運輸等。到2007年,工農業總產值約3549萬元。
近年來,上升村民委員會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在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區內道路全面實現硬底化,創建文明活動有聲有色,先后有頭渡橋村被評為江門市標兵文明村、打線墩村被評為鶴山市文明示范村;村婦女學校繼2006年創建成為“鶴山市示范婦女學校”后,今年積極創建“江門市示范婦女學校”;上升七星老人協會成立等各項文明創建活動得到扎實開展。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上升有旅居海外的華僑、港澳同胞約7000人。美麗的水鄉風光孕育著勤勞的古勞人民,也使這塊土地上地靈人杰、人才輩出,如著名的李氏家族名人有李石朋、李冠春、李福善、李國寶等;中科院院士葉大年;著名油畫家李金明;2008年北京殘奧會勇奪游泳冠軍的李漢華;香港著名導演黃百鳴等。
全國與上升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