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市面積1962平方千米。人口2004年底,總人口82.71萬人。市人民政府駐高郵鎮,郵編:225600。代碼:321084。區號:0514。拼音:Gaoyou Shi。   基本概況  高郵市政府,高郵市,高郵市郵編區號人口面積查詢">

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江蘇揚州高郵市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21084身份證前6位:321084
長途區號:0514 郵政編碼:225000
隸屬政區:揚州行政級別:縣級市
車牌號碼:蘇K轄區面積:1962km2
人口數量:約82.71萬人人口密度:422人/km2
行政區劃:高郵街道 馬棚街道 龍虬鎮 車邏鎮 湯莊鎮 卸甲鎮 三垛鎮 甘垛鎮 界首鎮 周山鎮 臨澤鎮 送橋鎮 菱塘回族鄉 城南經濟新區 經濟開發區
高郵市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行政代碼 面積簡介
高郵街道 321084001 56.07km2  2013區劃調整:高郵鎮撤鎮設立街道 高郵鎮是全國千強鎮、江蘇百家名鎮,素有“秦郵漢郡、蘇中要邑”之稱,是高郵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域總面積56.……[詳細]
馬棚街道 321084002 37.6km2  2013區劃調整:馬棚鎮撤鎮設立街道 古鎮馬棚位于高郵市經濟開發區北郊的12.5公里處的高郵湖畔,西倚淮江公路京杭運河,東與龍虬、北與界首、周山相鄰。……[詳細]
龍虬鎮 321084101 91.9km2  龍虬,是一個古老文明而又富有現代氣息的新型城鎮,是高郵市歷史最悠久而又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鄉鎮。全鎮鎮域總面積91.9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詳細]
車邏鎮 321084103 56.43km2  車邏,相傳由秦始皇南巡御駕幸臨此地而得名,位于高郵市區南7公里,東與卸甲鎮、八橋鎮接壤,南與江都市邵伯鎮毗鄰,西臨京杭大運河,北接鴨業園區、高郵鎮。全鎮……[詳細]
湯莊鎮 321084106 31.5km2  2013區劃調整:將原湯莊和漢留合并設立新的湯莊鎮 高郵市轄鎮。1950年建東屏、陵溪、海溪鄉,1958年合并為湯莊公社,1983年改鄉,1996……[詳細]
卸甲鎮 321084107 50km2  2013區劃調整:將原卸甲和八橋合并設立新的卸甲鎮 高郵市轄鎮。以唐代薛仁貴征東于此地卸甲休整而得名。市蠶桑生產重點基地。1956年建卸甲鄉,19……[詳細]
三垛鎮 321084108 113.76km2  2013區劃調整:將原三垛和司徒合并設立新的三垛鎮 三垛鎮位于高郵城東,面積113.76平方公里,人口6.3萬人,其中集鎮常住人口近2萬,是高郵東……[詳細]
甘垛鎮 321084109 88km2  高2013區劃調整:將原甘垛和橫涇合并設立新的甘垛鎮 郵市甘垛鎮地處長江三角洲,位于江蘇沿江經濟開放帶的北側,-公路、寧靖鹽高速公路和京杭大運河縱……[詳細]
界首鎮 321084112 54km2  高郵市轄鎮。1949年建界首鎮,1956年改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5年復建鎮。位于市境北部、京杭運河東岸,距市府25公里。面積5……[詳細]
周山鎮 321084113   當你穿行-公路時,你會看到一顆閃耀在蘇中平原上的新星---高郵市周山鎮,她地處蘇北里下河平原,環境優越風光秀麗,物產豐富,氣候溫潤,四季分明。素以“魚米……[詳細]
臨澤鎮 321084115 118.1km2  2013區劃調整:將原臨澤和周巷合并設立新的臨澤鎮 臨澤鎮隸屬于江蘇省高郵市,位于長江三角洲古城揚州東北隅,高郵、寶應、興化三縣(市)交界處。下轄……[詳細]
送橋鎮 321084116 47km2  2013區劃調整:將原郭集、天山、送橋三鎮合并設立新的送橋鎮 高郵市轄鎮。1956年為送駕鄉,1958年歸屬菱塘公社,1959年建送橋公社,198……[詳細]
菱塘回族鄉 321084200   早在元朝時期,菱塘就有回民定居,此地被稱作“回回灣”。相傳700多年前阿拉伯人普哈丁來揚州傳教時,菱塘即有300多回民在此依山傍水生活,世代生息,繁衍了……[詳細]
城南經濟新區 321084401   城南經濟新區位于江蘇揚州高郵市。下轄: 321084401001 111 南苑社區居委會 321084401201 112 八里松村委會 32……[詳細]
經濟開發區 321084406 99km2  高郵經濟開發區東臨-公路,西依京杭大運河,是1993年省政府批準的省城經濟開發區,轄區面積99平方公里,規劃開發面積75平方公里,已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詳細]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高郵市,位于江蘇省中部,淮河下游,高郵湖畔,隸屬于地級揚州市。是中國唯一以“郵”命名的城市。
    高郵市面積1962平方千米。人口2004年底,總人口82.71萬人。市人民政府駐高郵鎮,郵編:225600。代碼:321084。區號:0514。拼音:Gaoyou Shi。
     基本概況     高郵市政府 高郵市地處長江三角洲的江蘇省中部。轄20個鄉鎮、1個經濟開發區,菱塘回族鄉為全省唯一的少數民族鄉。有284個行政村、5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83.1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55萬人。共有24個民族。總面積1963平方公里, 其中陸地面積1175平方公里、水面788平方公里。境內大部為里下河平原。西部有風光秀麗的高郵湖,總面積780平方公里(境內面積431.5平方公里)。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上下,年均氣溫14.6℃,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設高郵縣。南北朝時置郡。宋、元時期,歷置軍、州、路、府。明代撤縣設州。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置縣。1991年撤縣設市。
    歷代名人輩出。宋至清代,共有進士177人,舉人428人。北宋著名文學家、婉約派詞宗秦觀和文學家孫覺、教育家喬竦,明代右丞相汪廣洋、散曲家王磐,明清之際杰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王夫之(祖籍高郵),清代訓詁學家王念孫、王引之父子,以及一代梟雄吳三桂,為歷代著名代表人物。張廷仁、葛耀山是中國0早期的革命烈士。文化部原副部長徐平羽、古生物學家孫云鑄、棉花專家孫恩麟、蠶桑專家趙鴻基、黑熱病防治專家孫志戎、歷史學家王繩祖、教育家沈亦珍、著名作家汪曾祺等,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
    境內動植物資源豐富,尤以水產品、家禽和土特產品為甚,人均淡水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雙黃鴨蛋和高郵麻鴨聞名于世。素稱"魚米之鄉"。地下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礦泉水資源。
    高郵先后獲全國糧食生產交售先進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單位、全國水利建設先進縣、全國棉花生產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農村電氣化市、全國計劃生育協會工作先進縣、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等多項稱號。2002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1.22億元,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8.29億元、21.76億元、21.18億元,財政收入4.25億元,城鎮集體以上單位在崗職工人均工資874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28元。
    工業擁有機械、電子、紡織、化工、輕工、建材等門類,服裝紡織與箱包鞋、電線電纜、農副產品加工、汽摩配、醫藥化工與塑料、電動工具、燈具等行業為支柱產業,共有各類工業企業3562個。主要產品有摩托車、摩托車發動機、電動助力車、汽車零部件、電線電纜、電子元器件、電極箔、新型電光源、精細化工、化肥、醫藥、農業機械、通用機械、過濾機械、電動工具、鋁塑復合管、服裝、面料、絲綢、箱、包、鞋等工業產品。 其中最為突出的產業為服裝業,大部分的服裝、鞋都會銷往國外,也是與各各城市,各各國家都給夠交流到的服裝產業。大部分的就業者都是在服裝廠和鞋廠,而且服裝廠的利益也是那最好的。
    農業主要有水稻、小麥、油菜籽、棉花等種植業;養殖業主要有淡水魚、蝦、蟹和雞、鴨、鵝、豬、兔、羊及特種水禽、家禽等;林果、桑蠶、藥材、外貿農產品亦很豐富。建成國家級司徒農業綜合開發高新科技示范區、高郵鴨蛋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區、全國羅氏沼蝦養殖標準化示范區和一批省、市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養殖基地。江蘇高郵鴨集團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有10個農產品獲綠色食品標志、8個農產品獲省無公害農產品證書、58個農產品注冊了商標。
    全市共有建筑裝潢企業61個,從事建筑施工生產人數達3.4萬人,涉足全國25個省、市和地區。2002年完成建筑業總產值37億元,施工面積38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90萬平方米。一大批工程被評為各地各級優質工程。
    2002年,全市共有流通企業188個、個體工商戶1.7萬個、各類市場77個。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9.01億元、市場成交額18.2億元、自營出口額5409萬美元、外經營業額128萬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213萬美元。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55.5億元、保險業務收入1.26億元。
    高郵為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高郵秦代即設郵亭,是全國唯一以"郵"命名的城市。明盂城驛、龍虬莊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山漢墓、唐鎮國寺塔、宋文游臺、宋城墻及奎樓、清高郵當鋪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東湖農林生態旅游度假區的野鴨放飛為全國一絕。高郵湖風景旅游區正在興建。
    水陸交通便捷。京杭大運河、-公路和省道淮揚公路縱貫南北,澄子河、高興東公路、郵儀公路橫穿東西,鎮鎮通公路,村村通汽車。乘車至上海、南京、北京僅需2.5小時、2小時、8小時。全市固定電話普及率24.61部/百人,互聯網用戶7.51萬戶。
    市內設有文化館、圖書館、電影公司、新華書店、揚劇團、高郵日報社、電視臺、廣播電臺等文化單位;設有普通中、小學校、幼兒學校和各類中等專業學校及開辦大專班共250余個;設有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等各級各類衛生機構395個,在全市城鄉形成文化、教育、衛生網絡。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蓬勃開展。
    城鄉建設日新月異,逐步形成以高郵城區為中心城市,以臨澤、三垛、菱塘3個鄉鎮為中心鎮,以16個鎮為一般鎮的城鄉建設新格局。2001、2002年,連續實施了城市建設十大工程,城市建設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自然地理
    高郵市境內土地平坦, 地面標高一般在2-3.3米之間(青島標高)。土質主要為粘土,土層較厚,地耐壓力8噸/平方米,工程地質條件較好,一般建筑無需打樁。
    高郵市為水鄉平原。富饒的高郵湖為江蘇第三大湖,依傍著寬闊的京杭大運河,眾多湖灘分布東西,數百條河流交錯有致,為揚州市水面最多的縣份。
    高郵位于北緯32 °47′,東經119 °25′,地處江淮平原南端,屬亞熱帶溫潤氣候區,常年主導風為東南風,平均風速3.6米/秒;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降雨1030毫米,年平均氣壓1016毫巴,年平均相對濕度67%,無霜期為217天。具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光充足、無霜期長等特點。
    高郵石油、天然氣、泥炭、優質礦泉水等資源蘊藏豐富。 全市境內河湖交錯,資源蘊藏豐富,碧波蕩漾的高郵湖是江蘇省第三大淡水湖、全國第六大淡水湖,盛產60多種魚、蝦、蟹、貝、莼菜、 蘆葦等動植物。具有千年飼養歷史的高郵麻鴨為全國三大優良鴨系之一,高郵咸鴨蛋已列為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高郵雙黃鴨蛋更是享譽海內外。
  行政區劃
    公元前223年,秦王 嬴政 時筑高臺、置郵亭,故名高郵,別稱秦郵、盂城。后人又稱高沙、珠湖、盂城。是至今全國兩千多個縣市中唯一以“郵”命名的城市。
    高郵歷史悠久。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代表江淮地區東部史前文化的龍虬莊遺址,表明7000多年前境內便有人類的璀璨文明。公元前223年,秦王 嬴政 時筑高臺、置郵亭,故名高郵,別稱秦郵、盂城。
    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設高郵縣,屬廣陵國。南北朝時曾置廣鄴郡、神農郡,又析臨澤、三歸、竹塘三縣。隋初郡廢,三縣并入高郵縣。宋代先后筑有二城,名舊城、新城。宋、元時期,因置高郵軍、承州、高郵路、高郵府,領轄過高郵、興化、寶應三縣,為淮揚間繁華之地。明代撤縣建州,轄興化、寶應兩縣。自清代乾隆時起,遂為散州。古代高郵,史稱“江左名區、廣陵首邑”。
    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為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高郵、寶應、興化三縣交界地區幾經調整。在中國0員領導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高郵縣澄子河以南地區曾屬江高行政區、江都縣,高郵縣湖西地區曾先后屬天長縣、甘泉縣、東南縣、儀揚縣、儀征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設高郵縣。高郵、寶應、興化三縣交界地區幾經調整。1991年高郵撤縣設市。1991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縣級),同年4月1日正式建高郵市,實行計劃單列。
  風土人情
    病者將咽氣,兒子依次跪倒磕頭送終,同時點亮頭燈和腳燈,煮一小碗半生不熟的米飯供于腳邊(稱為”倒頭碗”)。然后買布破孝。死者晚輩一律戴孝:孝子頭戴兩邊系棉球的白布帽,腰纏白布并系草繩(有的還背一雙草鞋),鞋蒙一塊白布塊;孫輩頭戴正面釘有一塊紅布的白布帽,腰系白布,鞋釘紅布塊;重孫輩頭戴紅帽,鞋釘紅布。現在喪儀從簡,改為臂戴黑紗,在黑紗上分別釘白、紅白、紅布區別輩份。接著,孝子(一般是長子)披麻戴孝、手持哭喪棒或傘,首先到喪主(死者的兄或弟)家,然后再到別的親友家去,在門口下跪(不得進門)報喪。喪主到來看過死者,便在死者臉上蓋一張紙或一方白布,叫”蒙臉布”。親友來吊喪,進門向死者磕頭(現在有的改為鞠躬),孝子在下首陪禮,叫”孝子叩謝”。
    舊時用木葬,封棺時由孝子頭頂裝有棺材釘的篩子(釘子下放一撮孝子頭發),跪請喪主封棺。出喪前,西鄉一些地方全家人和抬棺腳夫、吹鼓手等帶著供品到離家二里地的南方或東方大路口,向空祭拜,并摜碎一只碗,燒掉孝子身上背的草鞋,以驅邪氣(此舉謂之”蓋大廟”),再回去出喪。出喪時(若死者配偶是中青年,以后還準再婚,此時便放鞭炮),長了手持哭喪棒、扛白幡、長孫打紅幡走在前,其余孝子各持哭喪棒扶棺而行。遇有親友路祭,便停棺受祭。祭完,供品由在場搶食。送喪人回來,在門前跨火,進門后吃糕、喝糖茶驅邪。晚上辦酒。若死者是70歲以上的老人,晚飯后喪家向來客散”壽碗”。實行殯葬改革后,在農村中除木棺改為骨灰盒、哭喪棒改為花圈外,其余習俗基本保留。出葬后,傳說在”頭七”內死鬼要”探家”,這天全家人都住出去,俗稱”讓”。此俗今已基本不見,但”燒七”(每隔七日供祭一次)的習俗
    還有。
  經濟概況
    工業經濟發展較快。全市工業企業3000多家,已形成以名牌產品為“龍頭”,骨干企業為依托,以機械、輕工、紡織、化工、建材、電子等為主、門類齊全的行業體系,摩托車、發動機、水泵、石油機械、環保設備、系列電機、電動工具、電線電纜、新型電光源、電子元器件、醫藥、化工、服裝、棉紗、絲綢、箱、包、 鞋、糧油食品等一大批拳頭產品暢銷國內外,化肥、水泥、鋼材、建材已具備較大的生產能力。
    農業生產獨具特色。我市自然資源豐富,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素稱“魚米之鄉”。形成了糧、棉、油、豬、兔、禽、魚、蝦、蟹、林、蠶、果、菜等綜合發展的格局。近年全市糧食產量62萬噸,皮棉產量0.8萬噸,油料產量3.8 萬噸,水產品產量9.5萬噸,蠶繭1.7噸,皮棉產量0.8萬噸,油料產量3.8萬噸,水產品產量9.5萬噸,蠶繭1.7噸,林業覆蓋率達15%。高郵麻鴨、高郵咸蛋、松花蛋、秦郵董糖、珠光大米、秦郵醉蟹等名優產品聞名遐邇。近年來,高郵相繼被評為全國平原綠化、水利建設、糧棉生產先進單位。
    第三產業發迅速。傳統的餐飲服務、商業貿易等三產業不斷提升擴大,新興的電子商務、中介服務、房地產開發、連鎖經營、旅游等方興未艾。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蓬勃發展。
    對外開放日趨加快。近年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客商紛紛前來投資合作,全市各類利用外資項目上百家。高郵對外貿易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目前已形成一批出口創匯的骨干企業和拳頭產品。機電、服裝、絲綢、輕工、工藝、建材、化工、醫藥、農副產品等400多種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行政區劃
    高郵市行政隸屬中國江蘇省揚州市,地處交通便捷的長江三角洲的江蘇中部,位于北緯32°38′-33°05′,東經119°13 ′-119°50′,東鄰興化,南連江都、邗江、儀征,西接天長(安徽)、金湖,北界寶應。
    Gaoyou Shi
    0514
    321084
    225600
    市人民政府駐高郵鎮
    2005年底,高郵市轄19個鎮、1個民族鄉。
    高郵鎮 面積 39.00平方千米,人口184321人。
    龍虬鎮 面積 89.37平方千米,人口 43395人。
    馬棚鎮 面積 22.66平方千米,人口 18711人。
    車邏鎮 面積 28.44平方千米,人口 33461人。
    八橋鎮 面積 40.00平方千米,人口 23103人。
    漢留鎮 面積 42.01平方千米,人口 30778人。
    湯莊鎮 面積 46.33平方千米,人口 34088人。
    卸甲鎮 面積136.84平方千米,人口 68159人。
    三垛鎮 面積 75.37平方千米,人口 58066人。
    甘垛鎮 面積 49.87平方千米,人口 38978人。
    司徒鎮 面積 74.16平方千米,人口 22455人。
    橫涇鎮 面積 61.33平方千米,人口 23193人。
    界首鎮 面積 54.33平方千米,人口 33490人。
    周山鎮 面積 62.02平方千米,人口 28273人。
    周巷鎮 面積 78.30平方千米,人口 32622人。
    臨澤鎮 面積118.10平方千米,人口 63696人。
    送橋鎮  面積 47.50平方千米,人口 25989人。
    郭集鎮 面積 53.00平方千米,人口 22063人。 
    天山鎮 面積 45.58平方千米,人口 20112人。
    菱塘回族鄉 面積 51.00平方千米,人口 22151人。
全國與高郵市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怀宁县| 松滋市| 大安市| 桑植县| 大埔县| 微山县| 商水县| 太谷县| 安多县| 虎林市| 古交市| 兴宁市| 阿拉善盟| 安塞县| 武强县| 隆子县| 菏泽市| 聂拉木县| 莲花县| 宜宾市| 凤翔县| 北川| 温州市| 嵊州市| 丹江口市| 安化县| 平顶山市| 漳浦县| 晋中市| 琼中| 道孚县| 楚雄市| 天全县| 岑溪市| 永济市| 习水县| 漠河县| 双桥区| 柳河县| 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