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山亭鎮,位于福建省 莆田市 秀嶼區南部。轄15個行政村。莆文公路橫貫鎮境。文甲有輪渡到湄洲島。屬于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年10月27日,省民政廳同意調整忠門鎮行政區劃,增設山亭、東埔、月塘3個鄉。
山亭,古稱五里亭,屬興化府莆田縣崇福鄉新安里。山亭是由成立山亭大隊時產生的新地名。當時的五里亭與南山(包括頂南山、下南山)等村莊合并組建成立一個生產大隊,取南山的“山”字和五里亭的“亭”字叫“山亭”大隊,一直沿用至今。
-
行政代碼
350305201:~201西烏宅村 ~202東烏宅村 ~203新烏宅村 ~204山柄村 ~205東店村 ~206西埔村 ~207西埔口村 ~208山亭村 ~209蔣山村 ~210利山村 ~211港里村 ~212西前村 ~213莆禧村 ~214東仙村 ~215文甲村
-
山亭地理面貌
山亭鄉位于莆田市東南方,忠門半島的南部,離莆田市區40公里,面積29平方公里,下轄15個社區村委會,人口5.4萬,有耕地面積855公頃;轄區內有西埔和港里圍墾區,面積1453公頃;淺海灘涂1667公頃,海岸線長41公里,擁有文甲二級漁港和蔣山三級漁港。
山亭鄉灘海資源十分豐富,其中有蔣山村、利山村、西前村、山柄村、莆禧村、東仙村、文甲村、港里村、東烏垞村、西烏垞村、新烏垞等都是靠海邊的村莊,漁民主要靠海洋捕撈為主。目前擁有大小漁船495艘。
-
支柱產業
2008年全鄉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713萬元,實現財政總收入12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83元。轄區內現有規模以上企業4家。海洋捕撈業較為發達,擁有捕撈漁船380艘,年捕撈產量達5853噸。-
山亭鄉多數是近海村莊,海洋面積廣闊,灘涂十分豐富,他們積極發展龍須菜、紫菜、海帶、花蛤等作為支柱產業,作為村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在隨訪中,有位漁民坦誠地說,現在是依靠科技種龍須菜,龍須菜一年可種3次,每次畝產可獲利3000元以上,眾多的漁民認為種龍須菜有利可圖。因此,大家積極性都很高。村民蔣玉火就是其中的一個,已成為種龍須菜大戶,但開始還經驗不足,后在中科院專家的指導下,掌握到了一些技術要領。有些養殖戶利用海帶種植的時間差,輪養龍須菜,這樣就獲得了明顯效益,龍須菜成本由原來每畝1000元降至200元和300元。秀嶼區海洋與漁業局水技站大力推廣這種新辦法,還到蔣玉火所辦的聯合體內作具體指導,使他們收益不小,到去年年底結算,僅蔣玉火本人就分紅5萬多元,比起前年多收入了2萬元。
據了解,蔣山村黨支部十分關心村民生活問題,熱情引導村民大力種植紫菜,形成支柱產業,并在產品質量、價格、銷售等方面,積極提供服務指導,積極打造“蔣山紫菜”品牌。僅這一項,該村養殖戶去年凈增加收入20多萬元,村集體經濟每年也可增加收入20多萬元。主要在于村干部一班人,能想事業、謀發展,根據自身優勢,善于發揮“一村一品”的發展模式,分類指導的做法,實踐證明這一循環做法是可行的。
-
基礎設施
新文公路貫穿全境,與國防路、港里路構成三條交通主動脈,并已實現村村村道水泥化;全鄉已有8個行政村建設了公墓區;轄區內擁有文甲二級漁港和蔣山三級漁港,農貿市場1個,衛生院分院1所,村衛生所15所,文化中心站1家,中學2所,小學22所,獨立幼兒園1所;占地1400畝的大地工業城,已完成“三通一平”,區內道路通暢,綠化美化,治安良好,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可容納百多家企業投資興業。我鄉還將在大地城旁規劃籌建800畝工業集中區,吸引各地的企業家前來投資興業,以形成臨港工業集聚區,拉動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壯大全鄉的經濟實力。-
-
旅游資源
山亭鄉是湄洲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交通必經之路,新文公路貫穿其中。與臺灣海峽遙遙相望,距臺中港72海里,交通發達,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風光秀美,人文景觀獨特。港里村是媽祖的誕生地,港里村的“天后祖祠”與湄洲島祖廟遙相呼應,在媽祖故里興建一座以“媽祖”冠名的“媽祖閣”,直觀地展示莆田歷史文化和媽祖文化的豐富積淀,具有時代意義,能進一步發揮海峽西岸文化交流和同胞來往的橋梁作用。
“媽祖閣” 媽祖閣將于今年農歷三月廿三建設竣工。“媽祖閣”坐落山柄村的麒山之頂,工程主體四層,總高32.3米(取媽祖三月廿三誕辰之意)。造型古樸典雅,又富麗堂皇,設計獨具匠心,雕梁畫棟,遠近觀看都相宜。“媽祖閣”的建成,是展現新時代的歷史新景觀。
目前正在興建中的“媽祖城”,位于湄洲島與秀嶼港之間,規劃面積為15平方公里,其中圍海造地4.87平方公里,分為7個功能區。為什么要建“媽祖城”呢?目的在于每年有100萬香客和旅游者上湄洲島朝拜媽祖,還考慮到集百萬人的“人氣”和媽祖名揚四海之“名氣”,充分發掘媽祖故里和“莆禧城”的旅游資源,作為湄洲島旅游的延伸;構建集旅游購物、觀光、休閑于一體,具有特色的南方沿海現代化的旅游城市。該鄉區域內的港里“天后祖祠”、莆禧“抗倭古城”、宋代“古碼頭”、山柄的“紫宵洞”等景點,將都納入“媽祖城”的總體規劃之中。
-
山亭鄉情
山亭鄉還有部分地勢屬半山丘陵旱地,只能種植適合旱地的農作物,如地瓜、黃豆、花生,尤其山亭用黃土地種植出來的蘿卜,個大,肉細嫩、甜、脆,有人運到涵江售賣,倍受市民青睞。
山亭鄉歷史上有出外經商的傳統,據了解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外經商,經營木材、建筑材料為主,已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商業集聚群,并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當地政府正在號召動員“民資回歸”,發展遠洋捕撈漁業,研制水產品深加工,實施“工業興鄉”和“項目強鄉”戰略目標。充分利用圍墾內的空間,發展第三產業,以解決農村富余勞力就業出路問題。
全國與山亭鎮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