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福應街道組建于2003年5月。轄區面積115平方公里,下轄48個行政村(109個自然村,287個村民組),常住人口6.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97萬人,農業人口3.51萬人,占戶籍人口的71.7%)。轄區地形結構較為復雜,有山區、半山區、平區、城區、郊區。耕地總面積1.5萬畝、山林面積12萬畝。
-
黨的建設
福應街道目前在冊中國0黨員1545人,擁有基層黨組織129個,基層支部和黨員總數都是居全縣首位,街道黨工委堅持以經濟建設和街道的工作重點為中心,以轉變干部工作作風提-部的工作債效為重點,積極探索街道黨建工作新路子。
一是抓好干部素質提高工程,依把街道黨校和街道素質教育培訓中心,加強對街道村兩級干部的培訓教育;
二是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進一步規模村級組織的工作行為,夯實黨在基層基礎的執政能力和水平,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充分發揮探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三是加強干部隊伍黨風廉政建設,按照務實為民,清廉的要求,大力弘揚求真務實廉潔自律的作風,認認真真執政,實實在在做事,街道依托把民情投訴中心的這一平臺,為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提升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
民營企業
福應街道是仙居縣的重要工業基地,全縣“一城四園”的主體就在轄區內,全縣永安、現代二個主要工業園區,分布在福應街道的35省道沿線,街道有各類企業189家,其中規模上企業有100多家。2006年完成工業基礎性投入2.8億元,2007年完成3億多元;2006年街道實際工農業總值20億元,其中工業產業19.6億元,財政總收入10590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000萬元。街道企業結構分布合理,橡塑化工、工藝等行業較多,形成了比較科學的發展模式。
-
特色農業
全街道有耕地1.5萬畝,山林12萬畝,建有農業生產示范基地6個,楊梅、蜜梨、桃3個等水果獲得綠色認證,其中楊梅為1.2萬畝,是仙居縣四個楊梅主產區之一,目前投產的有5000畝。2006年被浙江省林業廳確定為“浙江省特色優勢農產品基地”。桐橋村楊梅基地是“中國楊梅之鄉”的主產區之一。桐橋村光楊梅一項收入就達9400元,僅此一項街道農業人口就增收1200元左右,2006年全街道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613元。
-
教育事業
福應街道教育事業發展較快,仙居縣五所城區小學有:第二小學、第四小學、第五小學,三所小學在福應街道。2007年通過臺州教育明星鄉鎮驗收,第四小學遷建正在規劃當中,教育資源比較豐富,發展空間巨大。
-
人文景觀
福應街道是仙居縣文化底蘊比較深厚的區域之一。既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又有十分豐富的人文景觀。目前擁有東嶺曉鐘、摩崖石刻大佛字、大興寺古寺、送龍山巖畫……等名勝古跡和景點,它能帶動旅游服務業的發展。
大興寺:距今已有1800多年,比天臺國清寺早400多年,在城區邊上的
靈感寺:在城區邊上,距今有1000多年。
東嶺曉春:仙居八景之一
南峰眺艇:仙居八景之一
迎暉門:目前仙居縣城舊城保存最完整歷史文物。已成為福應街道的古標志性建筑,永安街的
石柱燈:在永安街,是全省孤跡文物。
石牛:山水合一的自然風光。
在東南三里,俗以一峰南立故名“南峰山”,其巔四面軒舒,山水環擁,為邑人游覽之最。上有浮圖曰南塔 ,又有桃花洞。有詩云:“山上青天山下溪,白云流水兩相宜,丹成共爾南老,采擷松枝亦療饑”。其巔為興道院,有陳古靈祠,又有涵清亭,藍光、趨稼二軒,采芝、濟美二堂,及蔣氏之鑒玉堂,張氏之翠微閣,郭氏之沖庵,陳氏之碧西山房,今皆圮。“南峰山”為街道屬地,所以稱“南峰街道”
-
基本概況
浙江省仙居縣南峰街道辦事處成立于2003年5月29日,位處縣城南部。總面積36.3平方公里,其中山林總面積26663畝,園地面積5033畝,耕地面積4542.9畝,總人口48937人,街道轄22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2006年農民人均收入5636元。
-
旅游資源
街道旅游景點眾多,資源豐富,南峰古塔巍巍聳立,南峰眺艇名聞遐邇;永安溪漂流沿途風景優美;石蒼洞被《天龍八部》、《大旗英雄傳》、《紅日》、《抗僂英雄戚繼光》等多部著名影視劇拍攝外景地。
-
村居列表
南門村、小南門村、水孔頭村、南門村、小南門村、柴嶺下村、管山村、下陳村、上應村、浮石園村、東坑村、下佃山村、卜家岙村、趙岙村、黃湖村、東岸村、船山村、清口園村、石板路村、下垟底村、上童村、下新屋村、下郭村、黃坦樹村。
-
農業特色
街道特色農業建設取得初步成效,街道種值楊梅面積達4000多畝,使村民的收入不斷地增加。利用楊梅基地,大力發展楊梅果園觀光游,效果明顯。如趙岙村的600畝楊梅基地在楊梅采收期間,共接待來自上海、江蘇、杭州、寧波、臺州等地的游客達10000多人次,游客的增加,也為當地群眾帶來了收入的增加。2007年,該村楊梅人均收入達1萬元左右。
全國與南峰街道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