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簡介 | |
豐田村 | 豐田村位于東坑鎮北面,是東坑鎮最偏遠的村委會,由3個村民小組組成,總戶數184戶,總人口1040人,,0黨員22名。村域面積4.66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詳細] |
石塔村 | 石塔村位于東坑鎮北部,是“廣東省技術創新(青梅)專業鎮”東坑鎮的青梅主產地,村面積10.8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2公頃,其中水田18.8公頃。下轄4……[詳細] |
福新村 | 福新村位于東坑鎮北面,由6個村民小組組成,總戶數382戶,總人口1983人,0黨員45名。區域面積4.76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48.7公頃,水果種植面積……[詳細] |
高樹坪村 | 高樹坪村位于東坑鎮東部。村域面積13.24平方公里。地處山區,現有村民63戶,374人。高樹坪村地理位置優越,山場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水源充沛,農作物以……[詳細] |
大路村 | 大路村位于東坑鎮北部,村幅員面積4.6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9公頃,其中水田35.6公頃。下轄8個村民小組,全村總戶數382戶,總人口1821人,0……[詳細] |
大溪村 | 大溪村位于東坑鎮境內,總面積3.3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9公頃,其中水田28.9公頃。屬典型丘陵地貌,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環境優美,全村5個村民小組……[詳細] |
大新村 | 大新村位于東坑鎮以北,距鎮政府8公里處,是東坑鎮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生態文明創建村、“廣東省技術創新(青梅)專業鎮”東坑鎮的青梅主產地。轄6個村民小組,4……[詳細] |
榕江村 | 榕江村位于東坑鎮北面,榕江河畔,下設6個村民小組,289戶1496人,,0黨員28名。區域面積3.76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38.2公頃,其中水田面積33……[詳細] |
富口村 | 富口村座落在東坑鎮北面,距鎮僅2公里,村域面積2.9平方公里,耕地43公頃,其中水田41.2公頃,下轄7個村民小組,現有352戶1856人,0黨員43名……[詳細] |
東坑村 | 東坑村位于陸河縣東部山區,東坑鎮府所在地,是人口居住較密集的中心村之一。村“兩委”班子共有10人,班子具有較好的團結協作精神和開拓創新的意識和能力,群眾……[詳細] |
新東村 | 新東村位于陸河縣東坑鎮東部,下屬四付、飛燕、龍興、上屋4個自然村,共有518戶,2665人,勞力810個。全村有山地面積4.38公頃,耕地面積63.5公……[詳細] |
竹園村 | 竹園村位于陸河縣東邊,距鎮中心3公里,下設5個自然村,共510戶2721人,現有黨員63名,預備黨員4名,入黨積極分子4人,村干部6人。截至2009年,……[詳細] |
共光村 | 共光村位于東坑鎮東面,距鎮政府所在地6.7公里。轄區面積約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1.9公頃,下設4個村民小組,現居住人口277戶1513人,0黨員3……[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東坑鎮地處榕江水系發源地,鎮域面積78km2,年末總人口2.6萬人。轄13個村委會,66個村民小組。2005年實現社會生產總值12873萬元,工農業總產值10046萬元,農村人均年收入3598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3%、12.6%、7%。山區特色經濟快速發展 注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實施“工旅并進旺商貿,打造青梅專業鎮”的經濟發展思路,實行科學分類指導,因地制宜,積極引導農民走耕山致富道路。全鎮水果種植面積達4萬多畝,其中青梅32133公頃,年產水果1.2萬t,形成高寒山區以發展種植青梅、茶葉;中高地區以發展種植青梅、青欖、青柿;平坦丘陵地區以發展種植香蕉、荔枝、龍眼、蔬菜。形成三大種植帶,打造“中國青梅之鄉”這塊品牌,努力實現青梅專業鎮的目標。 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學校建設方面,全鎮拆除危房校舍4600m2,投入資金2500多萬元,新建教學樓面積達21000m2,全鎮10所小學都建起了上規模、上檔次的教學樓、綜合樓,凝成全縣乃至全市的教育新亮點。公路建設方面,采取分步實施,落實責任,分村包干的做法,以社會各界人士捐資為主,爭取上級支持,群眾派工獻物的“三步走”的形成,致力于村鎮道路建設。投入資金1800多萬元,鋪設硬底化公路48km,修筑橋梁5座,全鎮13個村委已有11個全程開通水泥路,2006年底可全面實現道路硬底化,部分村小組已鋪上水泥路,交通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通訊、能源、市政建設日趨完善。工業和旅游開發初顯成效 招商引資方面,充分發揮好地處城郊的地理優勢,規劃好工業園區,壯大園區經濟,通過縣城的商貿、物流輻射帶動,做好商貿文章,加快推進城鎮化的建設進程;生態旅游方面,東坑鎮現有一廟(神農廟)一庵(石塔觀音庵)二寺(聚云寺、尖山寺)二跡(漸逵軒、礱衣屋)三園(共光梅園、石塔梅園、豐田茶園)三基地(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研基地、青梅基地)等獨具特色,我們已加快資源的有機結合,開發生態旅游資源,以旅游經濟拉動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實現旅游旺鎮的目標。.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