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永安市燕西街道文龍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481002 | 身份證前6位:350481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隸屬政區:燕西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G | |
文龍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文龍村地處永安市西南方向,距市區4公里,有3個村民小組,108戶,447人;有耕地367畝,山林7007畝,茶果園560多畝。該村是我市最早的養殖專業村,有95養殖場,其中:養豬場5個,母豬存欄1000頭,年出欄商品豬2萬頭;種雞場4個,年出欄雞苗120萬羽;另有魚池350畝,年產魚350噸。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290元。
該村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以“經濟發達、城鄉優美、管理有序,社會和諧”為目標。以發展沼氣事業為主線,扎實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創建綠色家園,生態文明示范村。
養殖是該村的傳統產業。有養豬場5個,母豬存欄1000頭,年出欄商品豬2萬頭,種雞場4個,年出欄雞苗120萬羽,魚池350畝,年產魚350噸。
發展沼氣事業,建設生態家園是該村扎實開展新農村建設的主要抓手。九十年代初三明市環保局經濟工作隊就為該村建設3口沼氣池,2口現還在使用。今年,通過建設以新原料沼氣池為紐帶的能源生態模式工程,結合村容村貌整治,擬計劃新建“一池三改”沼氣池60戶,入戶率達50%以上,現已建好17口,在建30口。明年,在第一期沼氣池建設示范帶動下全面鋪開,全村總建池戶要達96戶,入戶率達要90%以上,“一池三改”或“一池兩改”到位率達要100%,實現家家戶戶通沼氣,家家戶戶用沼氣。
復興堡,與-民黨和臺灣省政府有著歷史淵源關系。據有關資料記載:1943年11月-臺灣省黨部從漳州遷移至復興堡,其主要任務是:在東南要港設立交通聯絡站,作為島內外互作的樞紐。黨部辦公室設在堡內北側下廳,并于1944年11月創辦《臺灣研究季刊》,旨在“研究臺灣各種問題,加強國人對臺灣認識,并供政府建設接收之參考”。 臺灣省臨時政府籌備處于1944年9月在復興堡成立。抗戰期間福建省政府內遷永安,先后有中央銀行福建省分行、省郵政管理局、臺灣省黨部、臺灣省臨時政府籌備處等部門在堡內辦公。當時,-臺灣省黨部成員謝東閩(后擔任臺灣“副總統”)等政界要人在此居住、辦公。復興堡承擔著“光復臺灣,振興中華”的重托,此堡之名由此而來。
現在,走村文龍村,處處呈現出一派新農村建設的勃勃生機,努力打造美好的未來。他們正搶抓機遇,敢想敢拼,大膽創新,全力建設一流的班子,一流的隊伍,一流的機制,一流的服務,一流的環境,爭創一流的業績,實現率先發展,率先致富,率先文明,走在海峽西岸新農村建設的前列。
全國與文龍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