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門市東寶區泉口街道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20802002 | 身份證前6位:420802 |
長途區號:0724 | 郵政編碼:448000 |
隸屬政區:東寶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號碼:鄂H | 轄區面積:36km2 |
人口數量:約8.67萬人 | 人口密度:2408人/km2 |
泉口街道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 簡介 |
青山社區 | 青山社區地處荊門市中心城區繁榮地帶,南起象山二路,北至泉口路,東抵竹皮河,西臨象山大道,國土面積0.8平方公里。轄區有45個行政企事業單位,3個居民小區……[詳細] |
瀏河社區 | 瀏河社區南起象山一路,北至泉口路,東臨長寧大道兩側,西至瀏河,面積1.2平方公里,轄區總人口18630人,總戶數6706戶,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793……[詳細] |
沿河社區 | 沿河社區居委會成立于1985年,位于荊門市城區中心地段,國土面積1.2平方公里。東臨竹皮河畔、西抵象山大道、南起象山一路、北至象山二路。轄區常住人口23……[詳細] |
大橋社區 | 大橋社區北至泉口路,南起竹皮河,西臨瀏河社區東抵鐵路線,面積0.6平方公里,轄成員單位21個,居民3742戶,總人口7209人。
大橋社區是荊門城……[詳細] |
金龍泉社區 | 金龍泉社區居委會由玉帝碑居委會變更而成,始建于1996年5月,地處城郊結合部。占地面積2.5平方公里,北而子陵鎮新橋村,南至金龍泉大道金福巷,東至207……[詳細] |
泉口社區 | 泉口社區由原泉口居委會整合而成,始建于1987年11月。東起焦枝鐵路,西至四干渠,南臨泉口路,北抵泉口一路,國土面積2.5平方公里。轄區有市高級技工學校……[詳細] |
象山社區 | 象山社區居委會成立于1996年5月,轄區東起象山大道,西至羅漢山林場,南起保武路,北至博物館,面積1.5平方公里。有社區成員單位15個,居民小區2個。![詳細] |
蘇畈橋社區 | 蘇畈橋社區位于荊門城區西北部,東至象山大道,南至市博物館,西至陳家山公墓,北至泉口路,總面積1平方公里,社區內有單位9個(672戶,1590人)一個家屬……[詳細] |
蘇臺社區 | 荊門市東寶區泉口街辦蘇臺村(社區)位于荊門城區鄂中大道108號(月亮湖北路),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這里交通便利,鐵路公路縱橫交錯,信息靈通,常駐人口和過……[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泉口街道是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轄區,因其西北郊圣境山東麓有一股泉水在此流出口而得名。1987年10月成立,根據“泉口街道辦事處”網站資料,轄9個社區居委會(含1個行政村)、2個企業型社區。國土面積3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1畝。該街道黨工委、街道辦事處先后榮獲省六好鄉鎮黨委、省綜治先進單位、省城市社區黨建示范區、楚天明星街辦、荊門市十強等榮譽稱號。
根據“泉口街道辦事處”網站資料-,泉口街道常住人口86667人。其中男性45205人、女性41462人,非農人口81464、農業人口5203人;出生人口742人,死亡11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37‰。-
-
區位交通
泉口街道北接子陵鎮,西鄰漳河鎮,南連龍泉街道,東抵掇刀區白廟街道。區位優越,交通便利,207國道、皂當公路、焦枝鐵路縱橫境內。-
-
自然條件
泉口街道瀏河灣風景- 泉口街道位于東徑111°51′—112°21′,北緯30°46′—31°27′,屬北部低山區,由石灰巖和砂頁巖構成,海拔200—600米,相對高度為400米。地處中緯度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帶,雨量充沛,陽光充足,無霜期長,具有春濕夏熱秋涼冬寒四季分明的氣候特征。氣溫的變化為單峰型,年平均氣溫13.43℃—16.9℃。境內有流入漢江的竹皮河,竹皮河古稱權水,全長約50公里,流域面積473公里。正常流量約為1.2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4351立方米/秒。
泉口資源豐富,特產眾多。地下資源“黑白分明”:煤炭、石膏、石灰、石料是能源和建材行業的支柱。地上資源異彩紛呈:山上林、果、茶,水中魚、鱉、蝦,田里四季菜,欄內豬、雞、鴨。-
-
歷史沿革
泉口街道是從1960年成立的東寶人民公社演變而來。當時的東寶人民公社轄太平、建設、象山、白廟、江山、高店、東寶等7個大隊。公社歸子陵區管轄。
東寶公社于1971年12月從子陵區劃為荊門縣城關鎮管,并實現了由以糧為綱到以蔬菜為主的轉變。公社下轄建設、象山、高店、白廟、太平等5個大隊。
1975年底撤區并社后,東寶公社更名為東寶總支,屬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荊門縣城關公社和城關鎮管轄。東寶總支下轄建設、白廟、象山、高店、太平、蘇臺等6個大隊。
1979年12月成立縣級荊門市時,東寶總支又更名為東寶公社,公社屬荊門市管轄,公社下轄建設、白廟、象山、蘇臺、新橋、曾廟、金山(后更名為金泉)、高店、太平等9個大隊。
1982年成立白廟街辦后,白廟、建設、象山脫離東寶公社,分別由白廟、龍泉兩街辦管轄。
1984年4月,東寶公社更名為東寶鄉政府,鄉政府由掇刀區管轄。鄉政府下轄瀏河、蘇臺、新橋、金泉、石蓮、曾廟等6個村。
1986年初,東寶鄉更名泉口鄉,劃歸龍泉街道管轄,鄉政府下轄蘇臺、新橋、曾廟、瀏河、金泉、石蓮等6個村。
1987年9月,泉口鄉更名為“泉口街道辦事處”,屬東寶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下轄瀏河、新橋、蘇臺、金泉、曾廟、石蓮等6個村和青山、大橋、沿河、長寧、泉口、車站路等6個居委會。
1996年5月增設廟崗嶺、玉帝碑、瀏河、蘇畈橋等4個居委會。
2001年4月,新橋、曾廟、金泉、石蓮四個行政村劃入子陵鎮。同時增設蘇臺社區居委會,與蘇臺村民委員會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
全國與泉口街道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泉口街道區劃
420802002001 111 金龍泉社區
420802002002 111 大橋社區
420802002003 111 瀏河社區
420802002004 111 沿河社區
420802002005 111 青山社區
420802002006 111 象山社區
420802002007 112 蘇臺社區
420802002008 111 蘇畈橋社區
420802002009 111 泉口社區
420802002010 111 葛洲壩社區
420802002011 111 凱龍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