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即墨市七級鎮七級東南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0282108 | 身份證前6位:370282 |
長途區號:0532 | 郵政編碼:266000 |
隸屬政區:七級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B | |
七級東南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七級東南村
村莊由來 始建于明朝,永樂二年(即公元一四零四年)張氏由陜西省,臨洮府,狄道縣遷小民來膠州東七及(級)居住,得名為東七級,有人說了氏與張氏居住此處,原本來有張氏在村后居住,丁氏在村前居住,有看地理之人說,張氏不能在村后居住會漲到,請丁氏到村后居住,以丁住張氏,七級村在解放前,屬于膠州,1949年劃歸即墨東北鄉三區。
政區人口 位于七級鎮駐地,在鎮政府東北角北鄰東北村,東鄰四里外藍煙鐵路,南鄰二里外張李莊村,西鄰七級西南村,總面積2700余畝,其中耕地面積1622畝,有村民319戶,人口995人。
經濟狀況 據我村的實際狀況,以種植、養殖、大棚生產,鞋幫加工、刺繡加工等多元化經濟模式,規劃了養殖小區,其中,養雞大戶一戶,存欄量萬只以上,養殖3戶,存欄量百頭以上,大棚養魚一戶,鞋幫加工達百余戶,刺繡加工六戶。2004年村莊經濟總收入1180萬元,人均收入4801元。
優勢產業 本村以種植業為基礎,以鞋幫加工、刺繡加工為龍頭,發展二、三產業是村民增收。
社會事業 1996年以來,村居共投資80萬元,用于村莊建設,整修辦公室,建起了老年門球場,整修街道3條1000余米,排水溝3條1500余米,主街道實現了綠化、美化,村莊水資源非常豐富,有機井5眼,平塘兩處,村民戶戶吃上了自來水,街道上建了垃圾池,有專門保潔工,綠化工,70%的村民擁有彩電、冰箱等家用電器,摩托車成為伐步工具,電話、手機通訊工具已經普及,有線電視入戶近270戶,2000年本村被評為七級鎮黨委、七級鎮人民政府雙文明先進單位,2002年被評為即墨市委、即墨市人民政府文明單位;2003年被評為七級鎮委員會、七級鎮人民政府尊師重教先進單位;2003年被評為七級鎮委員會、七級鎮人民政府雙文明建設對外開放先進村莊。2005年被評為七級鎮委員會、七級鎮人民政府尊師重教先進單位,認真做好社會養老和醫療保險工作,有850人參加了醫療保險,參保率達87%,投保額1余萬元。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