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平川區
更新時間:2019-9-16
| 行政代碼 | 面積 | 簡介 |
長征街道 | 620403001 | 18.5km2 | 寶積路街道辦事處位于平川區政治文化、商貿繁華地段,轄區面積18.5平方公里,下設8個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12002戶、32158人,流動人口3140余人……[詳細] |
電力路街道 | 620403002 | 15km2 | 電力路街道辦事處成立于1993年7月,系區0的派出機構,位于平川區中區以西開發帶,有電力路、樂雅路、向陽路三條主干道貫穿整個轄區,面積15平方公里,交通……[詳細] |
紅會路街道 | 620403003 | 25km2 | 紅會路街道位于平川區東北部,距區0駐地25公里,街道內交通條件便利,有煤炭運輸專用鐵路一條,貫穿全境的唐紅公路與省道308線、國道109線相連。所轄行政……[詳細] |
興平路街道 | 620403004 | 9.55km2 |
興平路街道辦事處于2005年2月份由原寶積路街道辦事處分設而成立,轄區東起白寶鐵路,西至西路大橋,北倚刀愣山,南臨唐紅公路,面積約9.55平……[詳細] |
王家山鎮 | 620403100 | 235km2 | 王家山鎮是平川區的一個建制鎮,成立于1993年7月,因甘肅最大的煤炭資源地靖遠煤業公司王家山煤礦而得名。由土地所、城管所、民政辦、計生辦、林畜站、水利水……[詳細] |
水泉鎮 | 620403101 | 523.34km2 | 水泉鎮是2005年2月按照白銀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撤銷原水泉鄉,并入陡城鎮后新成立的建制鎮。位于平川區政府西北部,劉白高速公路和109國道線交叉處,……[詳細] |
共和鎮 | 620403102 | 291.79km2 | 共和鎮地處平川區中部,西距區0所在地22公里,東部接黃嶠鄉,南、北部與靖遠縣接壤,西部與寶積鄉毗鄰。轄區內有空軍打拉池場站,有靖遠煤業公司紅會一礦、三礦……[詳細] |
寶積鎮 | 620403201 | 335km2 | 白銀市平川區寶積鄉地處平川區中部,西部與陡城鎮、王家山鎮相連,南北部與靖遠縣接壤,東部與紅會鎮、共和鄉毗鄰。全鄉平均海拔1540米,年總降水量190mm……[詳細] |
黃嶠鄉 | 620403202 | 312km2 | 1997年4月,白銀市平川區將原共和鄉所轄的嶠山村、焦口村、神木頭村、雙鋪村、馬飲水村和牛拜村劃出,報經甘肅省民政廳批準后成立了黃嶠鄉。新成立的黃嶠鄉位……[詳細]
|
種田鄉 | 620403203 | 171.3km2 | 種田鄉位于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東南部,崛吳山東南側,地處北緯36°25'-36°33',東經105°06'-105°22′之間。東與寧夏海源縣接壤,南與平……[詳細] |
復興鄉 | 620403204 | 106.1km2 | 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復興鄉
復興鄉地處平川東南部,位于東經105°15′—105°16′,北緯36°18′—36°27′,東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接壤……[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平川區位于甘肅省中部。總面積2106平方千米。總人口20萬人(2004年)。
區人民政府駐地郵編:730913。代碼:620403。區號:0943。
行政區劃
平川區轄4個街道、3個鎮、4個鄉:寶積路街道、電力路街道、興平路街道、紅會路街道、王家山鎮、水泉鎮、共和鎮、寶積鄉、黃嶠鄉、種田鄉、復興鄉。
歷史沿革
1985年5月14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85]66號)恢復白銀市(地級)。將靖遠縣的寶積鎮和寶積、水泉、共和、種田、復興等53個鄉劃歸白銀市,設立平川區。
2000年,平川區轄3個街道、1個鎮、7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18642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寶積路街道 47311 電力路街道 10416 紅會路街道 22607 王家山鎮 16187 水泉鄉 11277 陡城鄉 20429 寶積鄉 12361 共和鄉 18478 黃嶠鄉 12165 種田鄉 8054 復興鄉 7143
資源環境
【氣候環境】本區地處歐亞大陸腹心地帶,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東北有六盤山、東南有秦嶺作屏障,因而降雨量少,氣候較干燥,純屬干旱少雨的大陸性季節氣候。年平均溫度為8.2C,最高年均溫度9.8C,冬夏溫差較大。平均年降水量250毫米,蒸發量為1700毫米,全年日照時數為2691小時,無霜期平均為143天,最長達170天。其總的特點是:光熱資源豐富,氣溫日差較大,降雨量少,干旱多風。
【自然資源】平川區境內資源豐富,能源充裕。境內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有金、銅、錳等,非金屬礦產資源有煤炭、陶土、花崗巖、石灰石、沸石、燒脹粘土、石英石、礦泉水等。境內煤炭總儲量達11.37億噸。陶土儲量達20億噸,是西北最大的陶瓷重鎮。屈吳山礦泉水是經國家地質部鑒定的優質天然礦泉水,現已開采利用。寶積鄉紅沙浪地熱水資源豐富。耕地面積26.32萬畝,宜林地71.5萬畝,宜牧地131.9萬畝。
正是依托平川區蘊藏豐富的煤炭資源,位居甘肅第二的大型國有企業——靖遠煤業有限公司以科技興煤戰略使企業迅猛發展。其主導產品隴上精品——晶虹煤1號、2號、3號產品,長期出口東南亞,成為目前甘肅最大的煤炭基地和主要的出口煤基地。
西北地區最大的火力發電廠——靖遠第一、第二發電公司,位于區境旱平川,為國家“七五”重點工程,是連結陜、甘、寧、青電網的主力火電廠之一。第二發電有限公司是國家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批準的中外合資企業。投資24億元的靖電三期工程和投資11億元的魏家地瓦斯發電廠目前已進入建設階段。
陶瓷生產歷史悠久,早在漢代已手工燒制排水用的瓷筒,明清時期在境內的磁窯地區陶瓷業發展曾鼎盛一時。靖遠陶瓷廠作為市內最大的陶瓷生產企業發展了五十年,培養了一大批具有陶瓷生產知識和操作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目前有新樂雅、隴燁陶瓷等十余家民營陶瓷企業,主要產品有水晶啞光地磚和內外墻磚、日用精品陶瓷、中高檔衛生潔具瓷、仿古瓷等品種。
平川區形成區內四大特色農業——以日光溫室為主的西甜瓜產業和蔬菜產業、以繁育優質玉米種子為主的種子業,“平川蜜”西甜瓜和“乾泰”種子已遠銷省內外。養殖業以牛、羊、豬、雞為主,品種繁多的小雜糧也初具產業化規模,秦芄、車前子等野生中藥材和石羊、狐貍等野生動物及天然森林、草場資源豐富。二毛裘皮、黑瓜子、大棗、發菜、甘草等土特產品質優良,久負盛名,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歷史文化
平川區有一大批文化品位極高的旅游景點,旅游業發展潛力巨大。有省、地級文化保護點15個,其中纏州城、柳州城、打拉池古城、水泉堡、王進寶墓葬、黃灣漢墓、老莊漢墓、墩墩山烽燧、福壽山石刻、紅山寺石窟等文化遺跡,自然風光以纏州懷古、大浪天險、神泉玉液、紅山丹霞、屈吳春嶂、崖窯地靈、迭烈攬勝、龍鳳呈祥等“平川八景”最為著名。區內有省級天然林保護區——屈吳山林場。1936年9月中國工農紅軍一、四方面軍在打拉池(今平川區共和鎮政府駐地)勝利會師,紅軍會師彭總指揮部、水泉小堡子兵變戰場遺址、卞家臺地下黨活動遺址等成為新的紅色旅游景點,黃河文化生態游讓人在感受厚重的平川文化同時,領略平川地區優美的自然風光.
全國與平川區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