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市夷陵區鄧村鄉鄧村坪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20506202 | 身份證前6位:420506 |
長途區號:0717 | 郵政編碼:443000 |
隸屬政區:鄧村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鄂E | |
鄧村坪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鄧村坪村是鄧村鄉人民政府機關駐地所在地,村域面積17平方千米,現有21個村民小組, 909戶,2900口人,農作物耕地面積6616畝,茶葉面積6588畝,茶葉產量484噸,糧食面積2750畝,糧食產量1127噸,油料面積1270畝,生豬出欄3358頭,人平純收入6100元。
鄧村坪村清初至解放前夕均屬紙坊鄉、紙坊前鄉管轄,1946年至1949年為紙坊前鄉鄧村保,解放后至1955年鄧村坪村劃入一個大自然村(經過兩次調整,區域較大),現鄧村坪村屬大自然村里面的8個小自然村。1954年至1955年下半年在原鄧村坪村內的部分小自然村試辦組建初級農業合作社,1956年至1958年上半年組建高級農業合作社,鄧村坪為高二社,花栗為高三社,沈家坪為高四社,1958年下半年成立人民公社,原高級社更名為大隊,1984年大隊改名為村。
1997年花栗村與沈家坪村合并為花栗村,2002年鄧村坪村又與花栗村合并為鄧村坪村。鄧村坪村東面與中包山村、袁家坪村、古城坪村接界,南面與太平溪鎮的周家灣、阮家埫、茅埡等地及與鄧村鄉的小漁村村接界,西面與紅桂香村接界,北面與竹林灣村、中包山村接界。
2000年花栗村被縣委表彰為村“五好”黨支部,2000年花栗村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雙文明建設文明村”,2001年花栗村被區委、區政府表彰為“社會綜合治理安全文明村”,2002年5月花栗村黨組織被區委表彰為“全區農村‘-’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先進單位”。2003年至2004年度鄧村坪村市委、市政府表彰的文明村稱號,2003年度鄧村坪村被區委、區政府評為全區十強村之一,表彰為紅旗單位,2004年6月鄧村坪村黨組織被評為夷陵區基層黨組織“五好”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發展概述
近年來,村兩委班子精誠團結,艱苦奮斗,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以“創五好、奔小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線,以“管好搖錢樹,修好致富路及創建生態、文明、富裕茶鄉門戶”的工作思路,堅持以村鄉規劃為先導,以發展高山有機茶、開發高效茶園為主導產業,以改善村級公路、村民飲水、茶園灌溉、基礎設施和招商引資環境為突破口。讓主導產業培育到戶、水泥道路通達到戶、生態家園美化到戶、小康戶型推廣到戶、現代交通惠及到戶、生活質量改善到戶、文明新風倡導到戶、社會保障落實到戶、文體活動開展到戶、民主參與實施到戶,使全村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有了新進展。
通過爭取中央現代農業高效茶園建設工程項目和上級扶貧等項目資金支持、動員社會力量贊助和農民投工、投勞、投物相結合的辦法,爭取到中央現代農業高效茶園資金250萬余元,,新修U型渠7900米、新修作業道9900米、田頭池90口,改土增肥4600畝,發放茶葉修剪機、采茶機、噴霧器400多臺套,安裝太陽能殺蟲燈90盞,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做到了茶區生態化,茶園水利化,茶樹良種化,栽培科學化,作業機械化的現代化農業示范村。
加強新農村建設,不斷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解決農民增收緩慢的問題,逐步壯大集體經濟,培育了一批勤勞致富標兵戶,學用科學先進戶,服務群眾模范戶,遵紀守法示范戶,新風正氣傳播戶,基本實現了村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