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臺牟平區養馬島街道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0612003 | 身份證前6位:370612 |
長途區號:0535 | 郵政編碼:264000 |
隸屬政區:牟平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號碼:魯F | 轄區面積:13.82km2 |
人口數量:約7900人 | 人口密度:572人/km2 |
養馬島街道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養馬島街道位于煙臺市牟平區北部,橫臥黃海之中,南與寧海街道隔海相望。東西長7公里,南北寬1.5公里,總面積13.82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21.46公里。辦事處機構設于洪口村,距區委、區政府辦公大樓9公里。轄8個村委會,人口7859人。
養馬島在5000年前就有人居住,清朝為寧海州連海鄉莒島社,民初襲之。1913年起改為象島鄉,先后隸屬于寧海縣第一區和牟平縣第一區、第十區、牟東區、崔山區。1946年改為牟平縣象島區。1950年設為牟平縣十六區,1955年復設牟平縣象島區,次年3月并入崔山區,12月設立象島鄉。1957年1月并入牟城鎮,7月又析為象島鄉。1958年9月成立燈塔公社,11月并入東風公社。1962年設立象島公社。1984年公社撤銷,設立象島鄉,次年撤鄉設養馬島鎮。2001年撤鎮設立養馬島街道。
養馬島。古稱“莒島”,又名象島。相傳春秋時期有莒國人-至今大窯鎮之莒城村,故名莒島。“養馬島”之名的由來有兩種傳說。一是公元前219年秋,秦始皇東巡,經芝罘沿海東進。一天正午,人馬來到莒島對面,只覺人困馬乏。突然,一陣風送來陣陣馨香、嘶嘶馬鳴。眾人放眼望去,只見島上峰巒迭翠,草木蔥蘢,一群駿馬在島上嬉戲。秦始皇情不自禁贊道:“好一個養馬寶島!”遂封此地為“皇家養馬島”。并下旨各地送馬派員,進島馴馬,專供御用。后百姓不滿秦始皇的統治,故去掉“皇家”二字,直呼為養馬島。二是明朝初年,倭寇騷擾沿海一帶居民。為了避倭,莒島居民大量遷往內陸,一時土地空閑。因土質肥沃,防倭將士就利用此地養馬,因而留下養馬島之名。
“一錢太守”劉寵。劉寵,字祖榮,西漢齊悼惠王劉肥之孫牟平侯劉渫的后代,東漢牟平人。劉寵被舉為孝廉后,歷任東平陵縣令、豫章太守、會稽太守、宗正、大鴻臚、司空、司徒太尉等職。在任會稽太守時,簡除煩苛政令,禁查官吏非法行為,政績卓著。后升職入京時,山陰縣五六位須眉皓白的老人,遠來為他送行,每人帶錢百文贈他。推辭再三,只挑選一個收下,后人稱他為“一錢太守”。《魏地形志·牟平》云:“莒島有劉寵墓”。清初監察御史、翰林院庶吉士楊維喬為莒島劉寵墓題詩曰:“居官莫道一錢輕,盡是蒼生血作成。向使特來拋海底,莒波贏得有清名。”
海市云收。養馬島特殊地理環境形成的海市蜃樓,舊時被列為牟平十景之一。清代楊維喬曾集古人詩句而成《海市云收》:“倏忽不相似(包融),平臺景物連(張說)。詭容紛入望(張九齡),佳處莫能傳(張九齡)。對酒都疑夢(杜甫),群龍儼若仙(張籍)。相思隨浪涌(許渾),圖畫彼山川(宋之問)”。
海中三寶。養馬島物產豐饒,盛產海參、扇貝、鮑魚、對蝦、牡蠣、紫石房蛤等海產品,久負盛名。其中,黑刺參、櫛孔扇貝、紫石房蛤被譽為養馬島“海中三寶”。養馬島后海,水深流大,水下礁石林立,雜藻叢生,四季水溫變化幅度小,特別適宜黑刺參、櫛孔扇貝、紫石房蛤棲息。養馬島產的黑刺參營養豐富,又可作藥用;櫛孔扇貝個大、殼薄、色紅、紋肋清晰,閉殼肌肥大細嫩,制成干貝色澤潔白,質地細嫩,營養豐富,口味鮮美;紫石房蛤,又名“天鵝蛋”,屬稀有貝類,在牟平海域僅分布在養馬島后海,肉味鮮美,因生活在十幾米深的海底沙中,采集不易,故在養馬島流傳“能喝一口天鵝蛋湯,不吃鮮魚活蝦一抬筐”的說法。
養馬島呈東北西南走向,丘陵起伏,一條山脈橫貫東西,草木蔥蘢,山光海色,秀麗如畫。海島地勢南緩北峭,島前海面寬闊,風平浪靜,島后群礁嶙峋,驚濤拍岸;東端碧水金沙,是優良浴場;西端水深浪小,為天然良港。島上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1.8℃,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美稱。1984年,養馬島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旅游開發區,1995年1月被山東省政府正式批準為省級旅游度假區。
全國與養馬島街道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養馬島街道區劃
370612003001 111 張家莊居委會
370612003002 111 孫家疃居委會
370612003003 111 馬埠崖居委會
370612003004 111 駝子居委會
370612003005 111 洪口居委會
370612003006 111 中原居委會
370612003007 111 黃家莊居委會
370612003008 111 楊家莊居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