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繪制全面深化改革“施工圖”
本報記者 雍 黎 王姍姍
近日,重慶召開市委六屆六次全會,并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全會精神,詳盡闡釋在加快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的最新部署。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重慶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的實施意見》。該實施意見繪制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施工圖”,從14個方面提出了50條貫徹落實措施,明確要聚力打造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內陸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等12個方面的標志性改革成果,以及2027年和2029年定性定量目標。
突出四項改革任務
“我們將重點抓好四項改革任務,推動重慶全面轉向創新驅動發展模式!敝貞c市科技局黨委書記、局長明炬表示,此次全會部署的科技創新領域改革任務,突出以產業創新引領全面創新,進一步凸顯了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一體貫通、有機銜接、良性循環的產學研融合發展的新格局,構建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創新生態,加速推進具有全國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四項改革任務具體包括加快構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支撐體系、加快完善科技企業發展壯大機制、加快建立企業主導的產學研協同攻關機制、加快營造“教育+人才+科創+產業”的創新生態。
針對科技企業發展,重慶將建立健全“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度培育體系,落實“雙倍增”行動,建設企業主導型創新綜合體,培育一批高質量市場主體。圍繞未來5—10年重慶科技創新的突破點,重慶將研發一批重大戰略性產品,產出一批標志性科技成果,增強產業創新力和競爭力。
同時,重慶將聚焦打造科產融合的孵化培育體系,加快構建全周期全鏈條科技服務體系,通過產權激勵進一步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快建設高層次科技人才匯聚地。
促進數實深度融合
重慶市經濟信息委黨組書記、主任王志杰表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
重慶將通過深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打造內陸地區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新高地、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國家重大戰略落實機制、完善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體制機制、深入推進財政預算改革以及健全西部金融中心建設體制機制等七方面舉措,落實全會關于“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具體部署。
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方面,重慶將上線“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等數字化場景,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同時,建立未來產業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健全新質生產力發展體制,持續鞏固拓展工業發展良好態勢。到2027年,重慶市工業總產值邁上4萬億元臺階,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8%,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6%,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0%。
探路超大城市治理
重慶是我國轄區面積和人口規模最大的城市。為積極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建設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示范區,重慶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春奎表示,重點將推進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重點推進建成三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通過構建算力存儲“一朵云”、通信傳輸“一張網”、數據要素“一組庫”和數字資源“一本賬”的“四個一”機制,搭建起符合超大城市運行和治理的智能中樞。
其次,抓好城市運行智能監測預警能力、高效協同閉環處置能力、數字化履職支撐能力等三級中心“三項能力”,讓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準。
最后,重點推進構建“大綜合一體化”城市綜合治理體制機制、完善韌性城市建設體制機制兩方面工作,打造建立智慧高效城市治理體系標志性成果。
- 3-31· 重慶:大橋有大腦 智能更高效
- 3-31· 重慶綦江:廢棄車間“長出”3億元新產值
- 3-31· 重慶鄉村產業振興將迎萬名“金白領”!
- 3-31· 重慶首條常態化無人機急救藥品配送通道開通
- 3-17· 重慶:完善“兩鏈”推動科技創新
- 3-10· 重慶上線國際貿易數字平臺 精準撮合供需雙方
- 1-2· 重慶西部城鄉融合發展邁上更高水平
- 12-12· 重慶出臺新政培育未來產業
- 12-2· “重慶也太適合拍照了吧” 一座山城何以成“網紅”
- 11-18· 重慶石柱:鄉村振興“蜂”景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