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打造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格局
江蘇省連云港市制造業發達,但長期以來產業整體偏重、偏傳統,龍頭企業實力雄厚,但缺乏強有力的中小企業集群。
錨定短板痛點。近年來,該市將科技創新作為破題“先手棋”,一手抓龍頭企業這個“牛鼻子”,釋放應用場景和研發需求,打造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格局;一手抓創新環境營造,打造重點實驗室等創新載體,強化對人才、資金等創新資源的吸引力。2023年,連云港高新技術企業凈增121家,同比增長218%,申報數、總數增幅均全省第一。
正視短板 理清思路
連云港被賦予建設東西雙向開放門戶、“一帶一路”重要支點的國家使命,向海而生是連云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如何打造新質生產力,推動城市發展能級提擋升級,成為擺在連云港面前的重要課題。
“我們要毫不動搖堅持‘工業立市、產業強市’,健全產業體系、提升產業層次、壯大產業能級,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爭當全省‘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的支撐點、增長極。”連云港市委書記馬士光說。
后發欲要先至,必須厘清優勢短板,精準施策。
從城市產業結構看,連云港具有優勢的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等產業整體偏重,雖然擁有恒瑞、豪森、盛虹、日出東方等一批優質龍頭企業,但這些企業在連云港的布局更多在于制造環節,研發環節大都布局在其他城市。這要求連云港在政策制定時要更加靈活務實,不貪求“為我所有”,而是追求“為我所用”,同時抓住制造這篇大文章,強化應用型技術研發培育。
從城市發展能級上看,連云港位居蘇魯交界地區,離江蘇經濟重心蘇南地區距離較遠,經濟體量處于靠后位次,城市能級相對不足。同時,連云港全市本科院校數量并不突出,缺乏重大研發平臺,對創新要素的吸引力不足。這倒逼連云港在政策制定上要突出通盤考慮,既要針對性地開展創新資源的吸引工作,也要轉變思路強化配套,留住資源。
謀定后動。近年來,連云港從自身優勢出發,聚焦以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為代表的主導產業,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充分發揮自身“地處長三角、鏈接全世界”的區位優勢,推動產業集“智”升級。
以強育新 協同創新
不久前,恒瑞創新藥氟唑帕利新適應癥獲批,可為晚期卵巢癌治療提供新選擇。這是恒瑞醫藥近年來加速從仿制藥向創新藥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醫藥產業是連云港優勢產業,20世紀80年代,孫飄揚等一批知識青年改革破題,通過仿制推動一批傳統藥企改革新生。近年來,面對全球醫藥產業創新求變新趨勢,連云港一批藥企加速向創新藥突圍。
抓住趨勢。近年來連云港針對性出臺《醫藥產業強鏈補鏈延鏈三年行動計劃 (2023-2025年)》,提出做強以創新藥為主體、高價值仿制藥為補充的化學藥優勢產業鏈;做大以現代中藥創新藥為主體,中藥配方顆粒、中醫經典名方為補充的中藥特色產業鏈;重點發展新靶點抗體藥等生物藥產業鏈,重點培育基因治療和細胞治療等未來產業。同時,抓住企業創新藥發展普遍面臨的審批流程長、關鍵原材料進口難等難題,利用江蘇自貿區(連云港片區)等改革平臺,推進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評核查連云港分中心和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連云港檢驗室落地,幫助醫藥企業降本增效。
目前,連云港醫藥企業累計獲批上市1類新藥19個,居全國地級市首位,生物醫藥入圍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不單是用點對點的產業政策,引導龍頭企業強化研發。連云港也注重發揮龍頭企業對產業鏈的牽引作用,引導中小企業協同創新。
“大型企業生產場景豐富,可為中小企業創新提供支撐。”連云港市科技局黨組書記許東方說。近年來,連云港利用港口優勢,大力發展石化產業,為制造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工業糧食”。在此基礎上,通過產業鏈融合,推動一批優質企業嶄露頭角。
比頭發絲細,比鋼鐵強度高,中復神鷹利用盛虹原材料生產出的高性能碳纖維,助力C919等大國重器飛上藍天。比紙板輕,比木塊硬,維賽新材打造的聚氯乙烯結構泡沫板,不僅作為風機葉片中的填充材料,還用來建設漂浮平臺,為遠海風機發展提供支撐。
數據顯示,2023年,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5000億元,六大主導產業銷售額占全市比重超80%,規上工業企業突破1300家,年產值超百億元企業10家。
搭建平臺 優化服務
由國家、江蘇省及連云港市投入近30億元建設的高效低碳燃氣輪機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致力于攻堅大功率燃氣輪機這一“卡脖子”難題。該中心負責人祁健表示,平臺的建設不僅吸引來一批優質人才,更有望助力連云港吸引相關企業進駐。
近年來,連云港先后引建深遠海裝備海上科學試驗基礎設施、太湖實驗室連云港中心、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國省級重大平臺,為招才引智提供引力點。
與此同時,連云港將優化服務作為重中之重,讓人才能來,更愿留。
抓住全市一批百億級項目落地帶來的技能型人才需求,連云港持續迭代升級人才政策,注重在人才支持上擴面提標,全面覆蓋領軍人才、青年人才、海外人才等群體。并圍繞石化等產業出臺針對性舉措,提出用好產業人才地圖和專業目錄,提升招才引智精度。
連云港還推動科技干部進園區、進企業,連續開展“服務百企專家行”,推行認定類科技政策免申即享,對重點企業一企一策輔導成長;提出建立高層次人才事業編制“周轉池”,把人才評價交給企業,打造招才引智“強磁場”。
“相比其他城市,連云港無微不至的人才服務讓我們感到受到尊重。貫穿人才成長不同階段的系列政策,為企業提供支撐。”江蘇力磁醫療設備有限公司技術帶頭人、新加坡籍博士李明強說。
貼近實際的政策牽引,讓越來越多創新資源“用腳投票”。截至2023年底,連云港市人才資源總量已達到98.3萬人,其中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達到1.47萬。近三年來,更有10.6萬名高校畢業生選擇來連云港創新創業,使連云港成功躋身“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強。2023年,連云港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2.6%,提前三年完成“十四五”目標。
- 4-28· 精心打造銀發專列,繪就溫馨老年旅行畫卷
- 1-13· 天津打造8個市級“夜津城”地標性集聚區
- 1-2· 杭州打造臨空產業創新發展新高地
- 12-2· 武漢:打造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
- 10-24· 打造軟件產業集聚區 天津軟件園正式開園
- 10-14· 連云港“一單制”服務模式入選交通強國試點案例
- 9-16· 河南打造國企招才引智生態圈
- 9-16· 打造數據流通“高速路” 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電力算力協同行動計劃》發布
- 8-22· 連云港:小小二維碼開啟企業減負新通道
- 8-8· 如何打造“千億級商圈”——上海靜安區南京西路商圈發展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