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未來5年力爭建成產業大腦超50個
山東省工信廳近日發布《關于深化改革創新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山東明確未來5年數字經濟發展目標:力爭經過5年努力,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55%以上、達到5.5萬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實現翻番,打造全國數字產業創新發展集聚區、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若干措施》省域特色明顯,提出創建“產業大腦+晨星工廠”新模式,力爭建成“產業大腦”50個以上,在高端裝備6個重點行業打造一批“晨星工廠”,引導更多制造業企業和產業集群向智能化轉變。記者了解到,所謂“產業大腦”,是以數據為核心的產業治理和創新服務基礎設施,是推動實現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底層支撐系統,重點圍繞產業鏈和產業生態建設,通過數據協同、數據賦能,推動生產方式、產業形式、商業模式、企業形態重構。
聚焦山東數字經濟發展的堵點難點,《若干措施》推出6個方面23條具體措施:建立數字設施支撐能力提升機制,主要是開展“網絡能力”“存儲算力”“感知能力”三大提升行動;創新產業數字化賦能機制,主要包括探索產數融合新路徑、創建“產業大腦+晨星工廠”新模式、打造數字化應用新場景、建設工業互聯網新平臺四項措施;健全數字產業創新發展機制,主要是實施創新平臺能級躍升、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突破、創新主體梯次培育、數字產業鏈提升、“雙碳”數字化驅動、數字創新人才引育六大工程;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機制,提出健全數據要素匯聚、共享開放、融合三大機制;優化多維數字治理機制,主要包括數字政府引領、新型數字監管、社會協同治理三方面措施;完善數字經濟發展保障機制,主要是健全統籌推進機制、塑強要素支撐保障、構建安全保障體系、提升全民數字素養四項措施。
《若干措施》對數字經濟總量、核心產業增加值占比、工業互聯網平臺、數據開放率等都提出明確目標,不少目標相比山東“十四五”規劃相關內容標準進一步提高。在基礎設施、支撐體系方面,山東也進一步加大力度,將提升數字設施能力作為重要內容,提出5年內新開通5G基站15萬個以上,總數達到30萬個以上;在現有3個“千兆城市”(濟南、青島、日照)的基礎上,5年內再建設10個以上;啟動“風光儲能+大數據中心”建設,有效降低數據中心用電成本,據測算,“十四五”期間我省數據中心將節約用電1億千瓦時以上。
- 1-13· 山東:外貿出口搶抓新年“第一單”
- 1-2· 山東加快推進立體交通體系建設
- 1-2· 山東沂水:“紅色”沂蒙山 涌動“綠電”新能源
- 11-18· 山東商河:電商“新農人”壯大“指尖經濟”
- 11-14· 山東:加快重大場景創新 引領“十強產業”發展
- 10-17· 山東這個小城,如何持續制造消費“爆點”
- 10-17· 山東青島:新技術賦能老城區
- 10-14· 山東青島:為藍色糧倉兜牢保障底線
- 10-10· 山東:“智改數轉”賦能制造業蝶變煥新
- 9-30· 山東臨沂引才留才新舉措人才公寓三年免租金!